(原标题:全市唯一!襄城县通江达海不是梦)
4月15日,许昌港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北汝河万里奔流,勾勒出一幅千帆竞发、港通天下的经济发展新画卷。
许昌港项目位于襄城县丁营乡光门李村,属于沙颍河(北汝河口)航道,下游连接漯河港,上游连接平顶山港,是、连接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重要现代化港口。
“许昌港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42亩,建设2个500吨级泊位(1个煤炭泊位和1个矿建泊位),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40万吨,其中煤炭95万吨、矿建45万吨,港区总面积73320平米,自2021年开工以来,除大型吊装设备未完成外,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道路及堆场、码头水工、综合办公楼、辅助生产设施均已完工。”
襄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杰向记者介绍,二期项目规划占地约199亩(含铁路转运区),计划建设2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港口吞吐量300万吨/年,扩建许昌港区堆场占地面积300亩,以满足煤炭化工、石英砂、光伏玻璃、光伏组件、矿建材料、粮食、散货等多种货物的集装需求,进一步提升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推进疏港公路S324建设,助力“公水”联运
为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襄城推进疏港公路S324项目建设。公路起点位于襄城县姜庄乡姜庄村南侧,终点跨越新建的小集汝河大桥,与省道324平顶山规划段相连,路线全长15.9公里,项目拟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15m,路面宽度13.5m。
疏港公路S324建成后,将成为贯穿平顶山、许昌港、漯河的主要干道,是实现“公水”联运的重要保障。该项目已被河南省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专班办公室纳入《河南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中实施十大工程内容的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目前,项目土地预审工作已完成,已启动环评、压矿、地灾评估、文物勘探、征地报批等前期要件办理工作。
此外,依托港口优势,襄城县规划建设临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和临港产业园,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许昌港项目的实施,对于破解襄城县交通瓶颈、释放资源优势具有重大意义。襄城县农业和煤炭等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但长期以来,大宗货物外运依赖公路,运输成本高、运力紧张。据统计,襄城县年水运需求达74.02万吨进货量、75.4万吨出货量,涵盖鞋子、矿石、环已酮及副产品、机械设备、烧结砖、手袋等多种产品。水运成本低于铁路和公路,发展水运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约30%。
襄城县是许昌市唯一具备水运发展潜力的县城,许昌港项目建成后,将促进临港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许昌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助力产业转移和能源资源向东部输出。
目前,襄城县交通运输局已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许昌港及省道324襄城段改造工程提供支持。
“许昌港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我县正在加快港区规划编制,积极与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协调,将该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并协调省交投支持许昌港区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王宏杰说。
来源:今日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