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河南迎来今年高温天气最强时段,郑州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局部超过43摄氏度,体感温度超过45摄氏度。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8976万千瓦,年内第4次创历史新高;12时49分,郑州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1496万千瓦。
面对7月以来河南连续出现的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密切跟踪电网负荷变化,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重点设备线路巡视检查,积极开展带电抢修作业,全力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电力持续可靠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清凉度夏。
带电作业:向阳而升 护万家光明
“今天我们要在10千伏颍河24板Ⅱ石羊路一所线赵坡线1号带电更换设备线夹,要时刻注意自身与不同电位间安全距离……”7月15日上午8时,夏季骄阳早已打卡上班,郑州市10千伏颍河线带电作业现场气温接近39摄氏度,国网郑州供电公司“雷锋号”电力抢修队队员赵君臣与同事们开始了今天第一场带电作业。
郑州供电公司员工头顶烈日开展不停电抢修作业,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清凉度夏用电需要。(罗浩 摄 )
“昨晚凌晨4点巡视人员发现10千伏颍河线终端杆上设备线夹受高温影响发生断裂,今早趁线路负荷小能够倒负荷运行,我们赶紧开展带电抢修,不影响居民用电。”据赵君臣介绍,如果采用停电方式更换,将直接影响22个高压用户正常用电,其中包括8个居民小区。
架设安全围栏、检查安全装备、宣读工作票、做好防暑降温保障……赵君臣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一切准备就绪,赵君臣和同事穿戴好绝缘手套、绝缘披肩等防护用具,登上带电作业车。此时的日头正烈,作业车绝缘斗被晒得发烫。赵君臣隔着护目镜依然能感到阳光直射在绝缘服上的灼热,衣服里的汗水早已经浸湿了工装。
“地面确认,线路参数正常,允许作业。”对讲机里传来安全员的声音。绝缘斗在液压臂的控制下,精准停在离故障点40厘米处。赵君臣迅速调整了绝缘手套,利落地伸出验电器,确认无漏电情况,然后按照“先近后远”顺序层层遮蔽带电体和接地体。“绝缘遮蔽完成,准备拆线夹。”赵君臣的声音透过层层热浪,有些沉闷。
高温让绝缘手套变得有些厚重,但他的动作依旧利落。扳手在手中转动,旧线夹的螺栓被一一卸下,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新线夹早已在绝缘斗里备好,他迅速对准位置,拧紧螺栓,每一步都精确到毫米——10千伏线路的空间有限,容不得半点偏差。
十分钟后,新线夹牢牢固定在导线上,绝缘遮蔽被依次拆除。赵君臣抬手抹了把护目镜上的水汽,绝缘斗开始缓缓下降。落地时,他解开安全带的瞬间,绝缘服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往下淌汗。同事递过冰毛巾,他擦了擦脸,望着远处依旧亮着的商铺招牌笑了:“这下线夹不发烫了,百姓空调能安心转了。”
毒辣的日头下,赵君臣等人来不及休息,就马上赶赴下一个作业现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进行10次作业。”赵君臣说。今年以来,赵君臣所在的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的“雷锋号”电力抢修队已累计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3778项,减少停电时户数32.49万时户,多供电量3020.60万千瓦时,保障了广大用户的不间断用电需求,为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郑州供电公司员工在220千伏地下电缆隧道检查电缆运行情况,守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力可靠供应。(赵航宇 摄)
电缆运检:沿线而行 守一夏清凉
7月15日,正午的太阳把郑州市西站路电缆终端站的水泥地面晒得发白,西站路地下电缆隧道入口处透着潮湿闷热的气息。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姚舜禹和同事走进电缆隧道,一股混杂着潮气与电缆特有气味的气息扑面而来,温度计显示隧道温度22℃,相对湿度80%。
“这里不热啊,感觉还挺凉快。”笔者问。“这是地下10几米深了,空气流通相对较慢,湿度大,走一会儿身上就黏黏糊糊的,想出汗又出不出来。”由于背着局放测试仪、接地缺陷诊断仪、红外测温仪下到隧道底部,姚舜禹和同事早已满头大汗。她们快步走在隧道踏板上,检测仪器与踏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噪声。隧道顶端的灯光照着前方电缆支架,一根根电缆如长蛇般的蜿蜒在隧道两侧。
“这里有4条220千伏电缆和2条110千伏电缆,连接着郑州西部几个重要变电站,保障郑州西部区域的供电。”从事电缆运检工作6年来,姚舜禹巡遍了郑州市大大小小的地下电缆隧道,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在隧道里走上十公里。她所在的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共有16名输电电缆运检人员,负责郑州地区全部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电缆总长度达1129公里,电缆隧道长度158.446公里,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我们中心每天24小时都安排专人对全市电缆进行视频监控,检查隧道是否有进水、烟雾、非正常进入等情况,发现异常或者缺陷立即做出响应。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我们对电缆设备加强特巡特护,除常规巡视电缆本体有无破损等情况外,还会提高红外测温、接地电流检测、局部放电检测等带电检测的频次,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说着,姚舜禹走到电缆接头处,熟练地将接地缺陷诊断仪传感器安在接地电缆上,按下主机开关,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跳动的数值和波形图。
她聚精会神地盯着接地缺陷诊断仪屏幕,观察不同相之间接地电流数据的差异,以及接地电流与负荷电流的比例关系。反复确认数据正常后,她将数据在手持终端存档,又拿出红外测温仪,对着接头进行测温,并在记录表上详细记下数据。她额头上的汗滴落在记录本上,晕开一小片墨迹。“高温天气里,哪怕1摄氏度的温差都可能藏着隐患。”姚舜禹解释道。
收好仪器,姚舜禹和同事背起仪器走向下一个接头处。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光在隧道深处摇曳,映出她们的背影,像一颗颗不知疲倦的星辰,守护着这些埋在地下的“电力动脉”。“数值正常!”姚舜禹的声音在隧道里回荡。
高温天气下,河南电网运行及电力供应保持平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得到充分保障。今年以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共投资108亿元,按期投运2640项主配网度夏工程,为保障今夏电力可靠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面对高温电网大负荷考验,省市县三级电网运行、设备运维、抢修服务战线1.6万余名员工坚守岗位、迎战酷热,2742台抢修车辆、197台中低压应急发电车、754台应急发电机严阵以待,全力做好电力保供,确保人民清凉度夏。(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