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淼钰:青春扎根基层路 巾帼担当绽光彩)
网易河南7月11日报道(杨昆龙 王潆 通讯员 陈晓东)在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政府,有这样一位年轻干部:她以“90后”的活力扎根基层,用细腻与坚韧在多个岗位绽放光彩;从业务新手到办公室“主心骨”,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青春书写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大刘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淼钰——一位以实干诠释“不负青春,不负人民”的基层奋斗者。
初心如炬,青春在历练中成长
1993年3月出生的张淼钰,带着对基层工作的热忱,于2016年踏上工作岗位。2020年,她来到大刘镇政府,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从经济发展办到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再到财政所,她像一株迎着阳光生长的白杨,在不同岗位的土壤里深深扎根。
在经济发展办,她带着政策手册跑遍全镇所有企业,把“减税降费”等专业术语变成商户能听懂的“家常话”,帮一家初创企业解决了营业执照办理的难题,商户送来的锦旗上写着“贴心服务,助企发展”;到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她跟着农技专家钻进蔬菜大棚,记录下番茄种植的关键技术,整理成“种植小贴士”发给农户;在财政所,她养成了“锱铢必较”的习惯,对每一张票据、每一笔支出都仔细核对,同事说:“经淼钰手的账,我们一百个放心。”
肩扛重任,办公室里的“多面手”
2023年,张淼钰担任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这个被称为上传下达、协调左右的“中枢神经”岗位,对上要衔接工作、对下要协调事务,繁杂又关键。“办公室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她是严谨细致的“把关人”。她给自己定了“三个提前”:提前梳理每日重点、提前预判潜在问题、提前跟进落实进度。
张淼钰常说:“一份文件、一个通知,哪怕一个错别字,都可能影响工作落实。”为了把好“文字关”,她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逐字逐句审核当天的文件材料,遇到政策疑点就翻资料、打电话请教,全年审核各类文稿从未出现过原则性差错。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她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大爷,您别急,社保认证的事我帮您弄;大妈,您反映的宅基地问题,我已经记下来了,这就联系相关部门……”在张淼钰的办公室,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
情系群众,巾帼不让须眉
在同事眼中,张淼钰柔中带刚。作为办公室主任,她总说:“办公室离群众最近,我们多跑一步,群众就少跑一趟。”她推动设立“便民服务指引台”,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去年冬天,独居老人王奶奶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急得直抹眼泪。张淼钰得知后,利用午休时间上门,手把手教老人操作,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以后有事随时找我,别客气!”像这样的事,在她身上不胜枚举。
从2016年参加工作到如今,8年时光让她从青涩的职场新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基层骨干。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琐碎的日常中把“服务”二字刻进心里;她不曾说过豪言壮语,却用"事事有回应"的担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榜样说】
“从经济发展办到党政办,岗位在变,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基层工作就像拧螺丝,既要用力拧紧,又要找准角度,我愿在这片土地上,做一颗拧紧群众幸福的‘螺丝钉’。”——张淼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