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速推进数理医学学科创新发展,提升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教研与应用能力,近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李君笙率教务处、科研处、发规处部门负责人,赴杭州、上海开展为期多日的考察交流。
聚焦产业前沿。为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深入了解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学校一行深入行业前沿企业与科研机构展开调研。在杭州德锐康生物技术公司调研生命科学产业化应用,参观了动物实验中心等,双方就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达成初步意向。在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案例,亲身体验了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诊疗流程、提升效率与精度,为濮阳医专探索“人工智能+医学”教育模式与科研方向提供了宝贵经验。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相关领域专家向学校一行展示了其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特别是在医学机器人、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与转化成果。双方就未来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学校一行与上海泓健医药有限公司深入研讨数理医学学科建设与长三角发展布局,李君笙强调将借力区域产业优势推动学科特色发展,并计划近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校际协同。学校一行与中国计量大学邓同乐团队交流智能医疗设备检测技术,听取浙大张韶岷教授关于AI辅助诊断的前沿分享。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实验中心主任王宇带领考察组参观了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智能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实验的科学前沿。座谈会上,双方就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交流。在上海大学附属四一一医院与泌尿外科邓晓俊医生探讨智能医疗装备研发及医工结合实验室共建,达成临床技术转化合作意向。上海海事大学孙玉超博士分享国际化办学经验,双方将共拓师生海外交流渠道。在上海建桥学院调研医工产业学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专升本衔接机制达成合作共识。
聆听专家报告。考察期间,团队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25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研讨会”,全程参与13场前沿报告,深入学习智能技术在中医药创新、药物研发中的趋势。在这场汇聚清华、浙中医、沪中医等顶尖机构的智慧盛宴中,为豫北地区中医药智能化发展锚定新坐标。
通过此次考察,学校将通过整合资源,借鉴校企、校际合作经验,加速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推动联合实验室挂牌、战略协议签署及医工交叉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长三角机构的合作,打造数理医学学科特色发展路径,为学科建设与区域医疗创新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