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将至,仲夏即临。进入6月,天气闷热,雨水增多,蚊虫孳生,适逢中考、高考和端午节,许昌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高温中暑等意外事件。同时,由于天气炎热,衣着单薄,户外活动时警惕蚊虫叮咬、防范猫抓狗咬,谨防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上升趋势明显,但总体处于低位,病毒株以XDV.1.5亚分支为主,未出现扩散能力显著增强的现象。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以皮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疱疹,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预计6月份水痘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以学生发病为主,要警惕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
△ 防护措施:
1及时接种疫苗
水痘疫苗接种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推荐1岁以上儿童接种基础剂次,4岁加强免疫。
2做好个人防护
出入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公交、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科学佩戴口罩,每日更换并避免潮湿;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
3养成健康习惯
勤洗手,多通风,保持居室清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平衡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加强日常监测
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做好通风消毒,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课追踪制度,一旦发现可疑聚集性疫情立即上报疾控机构。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
△ 防护措施:
我国尚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防蚊灭蚊是关键!
1穿长衣做防护
外出活动时穿着宽松长袖长裤,尽量选择浅色,喷洒蚊虫驱避剂,避免在草丛深处、灌木森林等蚊虫栖息地久留,防止蚊虫叮咬。
2清积水灭蚊虫
改善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喷洒灭蚊剂,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
3点蚊香挂蚊帐
居住场所做好防蚊措施,安装纱门、纱窗,房间内使用蚊香、驱蚊液,悬挂蚊帐。外出旅游、务工时尽量选择有空调、纱窗的住所。
4做好健康监测
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出现发热伴皮疹、疼痛、出血等症状,需尽早就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有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型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犬是引起我国人间狂犬病的最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等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生。
△ 防护措施: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1暴露前预防性接种
推荐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危险环境下、无接种禁忌症的人员进行预防性接种,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兽医等。
2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
被狗、猫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到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必要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文明养宠
家养猫、犬只接种狂犬疫苗;外出遛狗时佩戴牵引绳。
4避免接触流浪动物
不要逗弄流浪猫、狗等动物,避免打扰正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不可剥食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
温馨提示
炎炎夏日,高温潮湿,中暑事件高发,同时食物易腐烂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大大增加。6月适逢中考和高考,为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平安顺利完成考试,市疾控中心建议:
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经常开窗通风,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增加身体抵抗力。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乐观面对,劳逸结合,从容应考。
2注意食品和交通安全
合理搭配餐食,保证膳食均衡。食材加工时生熟案板分开,充分加热、烧熟,不吃隔夜饭菜,少吃或不吃生冷食品,以免引起肠胃不适。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饭店。注意交通安全,减少意外伤害。
3做好防暑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出门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用水。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少喝含糖和电解质多的饮料,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不在大汗时喝冷饮。携带防暑药物,如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及时涂抹或服药缓解。
4开展健康监测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学。同住人员出现异常症状时,要减少接触,做好室内消毒、开窗通风,降低传染风险。
来源:疫情应急处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