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刘镇塘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张青华:退伍不褪色 丹心映乡村)
网易河南5月26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田群峰)在源汇区大刘镇塘河北村,提起张青华,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身兼大刘镇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多重身份的退伍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誓言,在乡村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1967年5月,张青华出生于塘河北村,年少的他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于1985年1月毅然投身军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部队的五年时光里,他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淬炼,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部队生活不仅锤炼了他的体魄,更塑造了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品格。1990年3月,张青华光荣退伍,但军人的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指引着他在新的人生征程中继续奋勇前行。
1995年,张青华接过了塘河北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从退伍军人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大刘镇人大代表,多重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他感到迷茫,反而激发了他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强烈使命感。他深知,人大代表的身份赋予他更重的责任,他肩负着全村百姓乃至全镇人民的信任与期望,唯有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才能不辜负这些沉甸甸的身份。
任职以来,张青华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将群众的呼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提案,在镇人大会议上为村民发声。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四处奔波争取项目和资金,带领村民修建道路、完善水利设施,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农田灌溉难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曾经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安装上了路灯,干旱时的农田也能及时得到灌溉,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张青华还积极探索适合塘河北村发展的产业道路。他组织村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同时,作为人大代表,他主动与镇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村里的产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农业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关注村民物质生活的同时,张青华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如今的塘河北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之间和谐相处,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
多年来,张青华凭借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带领塘河北村团结拼搏、砥砺前行。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认可,多次被市区镇评为先进工作者。但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他说:“这些荣誉属于全体村民,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人大代表应该做的事。”
从军营到乡村,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变的是角色身份,不变的是责任担当。张青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退伍军人的风采,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也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就像一面旗帜,在塘河北村的土地上高高飘扬,激励着更多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相信在张青华的带领下,塘河北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必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