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至17日,黄河文化古籍利用与汉唐石刻文献科普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河南省高校图工委指导,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古籍与特藏文献专业委员会、洛阳市图书馆主办,洛阳师范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单位协办,来自省内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文化古籍的整理利用、汉唐石刻文献的科学普及”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开幕式上,副校长赵邦屯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洛阳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成果以及古籍利用、石刻科普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投身到古籍研究与传承的实践中来,为古籍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洛师智慧。
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李景文强调了古籍事业的重要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表达了对本次会议成果的深切期待。
洛阳市图书馆馆长张炜介绍了洛阳市图书馆全面致力于古籍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以及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地域文化方面的积极贡献。
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崔波宣读了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关于成立古籍与特藏文献专业委员会的文件,并为委员们颁发证书。古籍与特藏文献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专题会议。
本次活动分为主旨报告、交流研讨等环节。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白鸿叶、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杨庆兴教授作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本馆特藏征集、古籍保护、整理出版、数字赋能、“活化”探索、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特色亮点。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古籍里的黄河”古籍展、契约文书珍藏馆、中国三彩艺术馆以及洛阳市图书馆。
本次研讨会有力促进了古籍保护和活化利用、特藏文献传播推广、汉唐石刻科普等相关议题的深度交流,为新时代古籍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