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现场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致辞
校长王耀献致辞
齐诵拜师帖
颁发聘书
学术论坛
岐黄传薪、杏林锦绣。2025年5月1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国医传创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在郑州举行。国医传创工程指导老师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中医药科教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三附院党委书记张晓东、院长胡仕祥出席活动,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共启中医药传承创新新篇章。仪式由胡仕祥主持。
张晓东代表医院向各位专家、领导的到表示欢迎。他指出,医院启动国医传创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师承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良性机制。他强调,医院将全力高标准搭建好交流学习平台,支持专家带教工作。同时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做倾囊相授的“大先生”,希望各位弟子做潜心研学的“好学生”和守正创新的“奋进者”,共襄杏林满园春的美好未来。
三附院党委副书记焦钧宣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国医传创工程培养对象及指导老师名单的通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双学科(术)带头人名单的通知》。张晓东为双学科(学术)带头人颁发聘书。
在庄重的拜师仪式上,10名传承人胡斌、杨会举、李媛、马运锋、李严生、刘世举、谷宁、李薇薇、王雪霞、赵璐分别向指导老师杨永清教授、于永铎教授、沈洪教授、高景华教授、徐春军教授、王琛教授、刘亚娴教授、冯利教授、吕立江教授、陈明教授行三鞠躬礼、奉茶献花。导师们回赠拜师帖并合影留念。骨病科主任韩崇涛、上海龙华医院王琛教授分别代表弟子和导师进行发言。
王耀献在致辞中指出,培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最紧迫目标。他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传承精华、代代守护,要与时俱进、使命担当。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渊源,只有在传承与守正中才能创新。要尊师重道,贵诚求精。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师和学问得到尊重,学问才能得到尊重。要倾囊相授,呕心育才。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不但传授知识技能,更传授学生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医之道。
周勇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传承需把握“固根基、强创新、活机制”三个维度。一是筑牢师承教育根基,深挖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传承模式。二是研究中医思维,推动理论创新,确保传承与时代同频,师生需加强机理阐释与探索。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搭建成长平台,让中青年骨干“有盼头、有干劲”。他希望医院以此为抓手,营造良好环境,聚焦人才培养、成长和使用各环节,倾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为河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携手守护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
启动仪式后,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开幕。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亚娴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高景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王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分别围绕其研究前沿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此次国医传创工程启动,标志着三附院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医院将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准则,全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标杆,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