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时逢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持续纵深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N”结对共建,积极谋划一体化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展现结对共建丰硕成果和实践案例。这些成果案例,是积极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学的生动实践,也是大中小学创新打造思政金课的生动回答——
禹州市: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积极开展“文明实践 + 行走的思政课”:知家乡爱家乡实践教育活动,将课堂搬出校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魅力;指导各学校充分挖掘夏都文化、钧瓷文化、药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校本课程。如:以钧瓷文化为切入点,以“‘向阳花开·童心向党’之‘窑变花开’”为思政主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长葛市:依托许昌市结对共建项目,牵头组织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科研方法分享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森源集团进行观摩研学,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直观感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开创“课程 + 本土资源”特色教学模式,深入挖掘中央调查组旧址、长葛市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蜜蜂博物馆等本土素材,筛选打磨地域和校本特色的思政金课。
鄢陵县:邀请党政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红老兵进校园、进课堂,用身边的真实案例打动和引领学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义卖、敬老孝老、关爱困境儿童等活动,“小爱心带动大思政”活动受到省市电视台展播;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践行青春使命”思政课主题活动;在许昌陶瓷职业学院马院指导下,分学段开展推门听课、集体学习交流和总结研讨活动,不断丰富结对共建内容载体。
襄城县:举行“行走红色之路,做好红色传人”行走思政课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师生走进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高金城故居等5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开展高中、初中、小学同上一堂“共育筑梦人·共圆中国梦”主题思政课,遴选优秀思政课教师,充实思政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主题思政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及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品牌创建。
魏都区、示范区、经开区:积极组织区属各学校与中原科技学院马院同步对接,共同商讨结对共建意向和工作运行机制;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中原科技学院马院“纪念“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研讨会,聆听马院教授授课,观摩青年教师展示;组织开展主题为“践行大思政,落实新课标”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联合教研活动,邀请了中原科技学院马院教师、部分功能区教师、魏都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参加;抓住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时间节点,开发本地革命先烈、先进榜样、革命文物、非遗文化等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又契合各学段思政课教学重点的“场馆思政课”“社会思政课”。
建安区:组织精锐师资参与共建单位许昌电气职业学院马院备课、教研活动,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进一步明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向与路径;围绕深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强化教师队伍一体化培养等方面发力,推动“结对共建”迈向“深度融合”。
东城区:打造“校社相融通 思政耀东城”课程思政地域品牌和“红色育人地图”思政课程地域品牌,引领“有温度、有深度、有辨识度”的思政教育范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加强与中原科技学院马院合作,举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与市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科技馆牵手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馆校共建“大思政课”实现“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