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子博 郑州大学
老师眼中的他:
子博向来是班级里的“阳光小太阳”,总能用幽默风趣感染身边的人。高一运动会上,他扮演荆轲刺秦,夸张的动作和搞怪的表情,引得全校师生捧腹大笑,“开心果” 的名号自此传开。然而,高二时他因贪玩成绩断崖式下滑,曾经明朗的笑容也被愁云笼罩。步入高三,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幡然醒悟。课堂上,他目光如炬,紧盯黑板;课后,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虚心请教的身影,错题本上更是记满了思考的痕迹。这份坚持终有回报,他以优异成绩被郑大录取,完成了令人惊叹的逆袭。
图为2023年高考当天,子博手提学校毕业生纪念包,手持班主任赠送的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
敬爱的母校领导、恩师们:
见字如晤。
春深夏浅,蔷薇长廊的芬芳仿佛还萦绕在鼻尖,此刻漫步在郑州大学眉湖畔,钟楼悠远的报时声与图书馆通明的灯火交响成韵。在校史馆触摸"求是担当"的百年文脉,每个清晨在核心教学区追逐第一缕晨光的脚步,都在续写着郑开的每一位老师当年播撒的求知火种。犹记生物课上孙燕梅老师说的"每个细胞都在为成长蓄能",如今在郑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荧光显微镜下,我真正读懂了这句话的分量。
提笔之际,三尺讲台上粉笔划过的弧线、晚自习窗棂外渐次亮起的灯火,绿茵场上滚动的足球划出绝妙的轨迹竟都鲜活如昨。特别感念班主任王凌楠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赵明亮老师深夜查寝时披着的星光,刘宏勋老师班会课上如钟磬般叩击心灵的箴言。英语课堂因王若雨老师流利的发音而充满异域风情,武轲老师总能用莎翁十四行诗的韵律唤醒晨读的困倦;尹格格老师推导公式时粉笔敲击黑板的笃定,王喆老师用函数图像勾勒出的数学之美,刘明英老师解题时眼中闪烁的理性光芒,让数字与符号都化作星辰;张瑾珂老师讲解《滕王阁序》时挥毫泼墨的潇洒,刘稳老师带我们穿越《史记》长卷的厚重,让方块字有了千钧之力;李静老师用实验器材演绎的物理魔法,孙燕梅老师显微镜下展现的生命密码,至今仍在学术道路上为我指引方向。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当你们在晚自习的蝉鸣中与圆锥曲线鏖战时,在晨雾朦胧的操场背诵《赤壁赋》时,在考场因计算最后一个数据而指尖微颤时,请相信这些星辰相伴的夜晚终将化作破晓的霞光。高考不过是人生长卷的题跋,愿你们都能达到王国维所谓的人生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大学竟在灯火阑珊处”。也愿你们在走出高考考场时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纸短情长,惟愿母校的蔷薇永远葳蕤如瀑,愿恩师们眼角新添的细纹都化作桃李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