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子璇 北京外国语大学
老师眼中的她:
她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是坚韧逐光的追梦者,是高三一测全市英语第一名及高考英语140+的王者。高一时被近视与失误羁绊,却以踏实为舟破浪前行;高二扎根知识沃土,用活页本记录成长的足迹。她身上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又怀揣着对知识的炽热深情。那些晨读的身影、整理的错题,都化作她通往梦想的阶梯,如今在北外绽放,正是她实证主义式浪漫最动人的注脚。
敬爱的郑开学校老师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此刻北京的天空飘着柳絮,图书馆窗外的爬山虎正攀着旧墙蜿蜒而上,恍惚间又像是回到了高三五楼那间总被晚霞围绕的教室。我是郑开2023首届毕业生,如今在北外知识的海洋进一步徜徉,可每当徒步漫游在校园的角落时,我总会想起那些在郑开学校被知识与温情浸润的日夜——那些被你们称为“刷题机器”的时光,于我而言却是星辰与玫瑰并存的旅程。
回顾我的高一时光,由于近视问题长期未得到妥善处理,导致我无法清晰地看到黑板上的字,这使我的成绩始终未能跻身前列。然而,踏实与耐心却是我不断进步的宝贵财富。分班考试时,因误填答题卡,我错失了进入重点班的机会,却也因此获得了不同寻常的经历与精彩。高二时期,我开始逐级攀升,随着学科数量的减少,我能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我所喜爱的理科领域,同时,相较于高三的巨大压力与焦虑,这一年的学习更为轻松。因此,高二成为了我扎实基础的黄金时期,我将每天所学知识记录在活页本中,清晨背诵复习。铭记在心:古语有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久弥新,唯有勤于动手,思维方能活泼跳跃。
郑开学校的老师们年轻而有责任感,他们充满活力,专业知识扎实,耐心地解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与老师们建立起友谊,以轻松的心态求学和求教,在郑开这是常有的事。我深爱着他们,欣赏他们的专业精神,感激他们的人情味,这填补了我在学习生活中情感上的需求。那些老师的身影依旧历历在目,他们给予我的教诲和影响,我将永远铭记。
学弟学妹们,或许你们此刻正为某个导数题抓狂,或是对着遗传图谱发呆,但请相信,在郑开学校这片土壤上,所有努力都会找到破土而出的路径。我见过凌晨五点的晨读灯影,也珍藏过晚自习间隙与朋友分享的半块巧克力,那些被试卷垒高的青春,最终都成了托起梦想的阶梯。现在的我,带着从“你们”英语老师那里“偷师”的英语演讲技巧,在北外国际文化节上自信开讲;用班主任教的思维导图法,把艰深的文献拆解成彩色图谱。那些曾被我认为“学会不久就忘了”的知识,原来早已在老师们的妙手中,化成了长在血肉里的力量。
昨夜整理旧物,翻出高三那本被汗水染黄的错题集,封面上还留着老师写的签名批注:“痛苦+反思=进步”。突然想起毕业那天,准备了一个小罐子装上校园泥土与花瓣,回忆起浪漫的那句:“别忘了,理科生的浪漫是实证主义式的——去把未来过成你们验证过的理想实验。”
此刻未名湖的风穿过北外的银杏林,捎来了郑开学校暮春的槐花香。原来最好的教育,从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让每个灵魂都能在爱与智慧的共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振动频率。
最后附上子璇给准高一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