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险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保单贷款这一功能。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领域,以“高收益”“轻松贷”等噱头诱导消费者办理保单贷款,甚至实施诈骗。
【案例简介】
日前平安人寿周口中支柜面接到客户张女士的反馈,称其在办理保单贷款时遭遇了骗局。张女士表示,她接到一通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可以为其办理“高收益保单贷款”,并承诺贷款利率远低于市场水平,且手续简便。张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身份证、保单号等个人信息,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所谓的“手续费”。然而,事后张女士发现,她的保单已被他人冒用办理了贷款,且贷款资金并未到账。最终,张女士不仅损失了手续费,还因保单贷款逾期影响了个人征信。
【案例分析】
保单贷款的本质是应急资金,而非投资工具。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合理使用贷款资金,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陷入骗局。同时办理保单贷款需要提供身份证、保单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如果消费者轻信陌生人,随意泄露信息,极易导致个人信息被盗用,甚至引发财产损失。
平安人寿周口中支提醒广大消费者:
1.提高警惕,核实信息
消费者在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时,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陌生电话中的“高收益”承诺。
2.选择正规渠道办理
办理保单贷款应通过公司官方APP、官网或客服热线等正规渠道,避免通过第三方平台或陌生链接操作。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要随意向他人提供身份证、保单号、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
4.理性对待保单贷款
保单贷款是保险产品的附加功能,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使用,避免因盲目追求收益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陈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