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南 > 正文

豫见李前光---读高琴访谈《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的感悟与思考

0
分享至

作者:韩枫桦

今天一大早晨读时,我又把战友潘永强分享朋友圈《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访谈文章反复阅读了好几遍,读后我的感悟颇深。文中所展现的大众摄影时代的种种景象,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的方式,在这个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魅力。李前光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揭示了大众摄影时代的诸多特点和发展趋势,让我对摄影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据了解,这篇《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文章的作者高琴,1993年至2008年任《大众摄影》杂志主编,200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至2021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在2025年第4期《大众摄影》杂志刊发的《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一文,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我也仿佛开启了一场关于摄影的深度探索之旅。

李前光,蒙古族,1960年生于河南许昌。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多次主持中国摄影节庆活动,获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德艺双馨摄影家和美国国际摄影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曾任《解放军画报》社记者,《中国摄影报》社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当我阅读这篇访谈文章后,思绪一下子回到30年前我和李前光认识的过程。说句心里话,在河南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李前光的身影或许会出现在各种场景中,但作为洛阳部队的一名基层新闻报道人员来说,能直接接触北京解放军画报的记者,是我一生中难得的一次遇见,所以我把这篇读后感的标题拟定为《豫见李前光》——读高琴访谈《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的感悟与思考。

与李前光结缘于30年前一次我们团战斗英雄丁化国同志的采访中,当时李前光同志是解放军画报记者,而我是团里新闻干事,陪同李前光同志前来采访战斗英雄丁化国的还有原陆军第20集团军政治部新闻干事刘富安(现为河南省微电影协会副主席、知名摄影家)、原陆军第128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潘永强(现任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两位同志。李前光在原陆军第128师384团采访战斗英雄丁化国过程中,深深地被战斗英雄丁化国居功不傲、扎根一线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当李前光同志了解到出身于湖北省崇阳县贫苦农家的战斗英雄丁化国,1978年入伍,次年在随队参加的一次战斗中,丁化国所在的八连奉命担任一无名高地的主攻任务,连队进攻受阻后,他的班长不幸牺牲。丁化国从班长手里接过冲锋枪,奋勇向前,最终成功占领高地。他在战斗中毙敌5人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此后,他闻名全军,但面对荣誉,他低调如故,兢兢业业,又多次立功受奖。李前光同志在采访战斗英雄丁化国过程中,日夜兼顾,连续几天吃住在基层连队,给我们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第一个印象:敏锐的观察力。作为一位著名的摄影记者,李前光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那敏锐的观察力。我平时与战斗英雄丁化国朝夕相处却没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而李前光无论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自然的光影变化,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知将其定格在镜头之中。李前光的眼睛仿佛是一台高精度的相机,能够迅速捕捉到战斗英雄丁化国工作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和独特之处,善于发现战斗英雄丁化国生活中的细节和故事,以及有新闻价值的画面和瞬间。李前光通过镜头,展现出了战斗英雄丁化国平凡之中不平凡的故事,这是李前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也足以说明李前光的观察力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现象,更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而李前光的敏锐观察力,使他在摄影领域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第二个印象:良好的沟通能力。李前光作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他拥有超强的沟通能力。虽然我们之间短暂的相处已过去30多年了,但我清楚记得李前光告诉我们,要拍摄出有深度的作品,就需要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战斗英雄丁化国的故事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展现战斗英雄丁化国的真实面貌。在李前光与采访对象交流时,我发现李前光能够迅速与丁化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让战斗英雄丁化国瞬间感到放松和舒适。同时,李前光也善于倾听丁化国自己的观点和故事,用真诚的态度和眼神给予回应,让我们一起参与采访的刘富安、潘永强等人感受到李前光对战斗英雄丁化国的专注和尊重。李前光的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却又富有感染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能引导采访对象丁化国更好地表达自己。这足以说明里前光无论是面对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都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和方式进行交流,使整个采访过程流畅自然。李前光的超强沟通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肢体语言和表情上。李前光的微笑、点头和手势都能够增强与采访对象丁化国之间的互动和共鸣,让对方更加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第三个印象:坚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说句心里话,当时我们团队条件比较艰苦,团队居住地在农村,对一个从京城来的记者说,很难适应这样环境,但李前光在我们团里采访,下到基层连队与官兵同吃同住,李前光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不畏艰辛地穿梭在连队的各个角落,在基层连队拍摄丁化国服务连队官兵的一个镜头就需要来回10多次,但李前光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深知这次采访的重要性,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录。在采访丁化国短短几天几天时间里,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夜间蚊虫叮咬,李前光都毫不退缩,用镜头捕捉着战斗英雄丁化国的真实生活。在采访丁化国过程中,李前光也展现出了坚韧的毅力。他不怕困难,不惧疲劳,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只为了能够拍摄到最真实、最感人的画面。李前光的吃苦耐劳精神也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对李前光的敬业精神表示敬佩。而李前光告诉我们:“基层连队条件再艰苦,连队官兵能坚持,我们一样能坚持,我们应多像基层一线官兵学习。”由于行程紧张,不能有更多时间在一线连队采访,但作为摄影记者李前光不畏困难,坚持深入一线连队,为了获取有意义的素材而努力。李前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摄影精神,李前光刊登在解放军画报的摄影作品《英雄下战场 仍是普通人》,已成为展现基层连队风貌和战斗英雄风采的重要窗口。

第四个印象:出色的摄影技术和艺术素养。李前光较为熟练运用各种摄影设备和技巧,通过构图、光线、色彩等元素,将一级战斗英雄丁化国的故事以生动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说句实在话,我个人感觉,李前光摄影技术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摄影领域绝对是独树一帜。李前光拍摄战斗英雄丁化国的摄影作品展现出了对光线和色彩的精准把握。每一道光线的运用都恰到好处,为作品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色彩的搭配和谐且富有表现力,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魅力。在构图方面,李前光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感知力,并巧妙地运用各种构图法则,将拍摄战斗英雄丁化国画面中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作品。李前光的艺术素养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上。李前光的作品往往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事过30年以后,我无意中再次看到李前光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下子令我回到了30年前的记忆中。李前光对大众摄影的热情与执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摄影领域的前行之路。李前光深刻理解摄影的力量,坚信摄影不仅是记录瞬间的艺术,更是传递情感、讲述故事的重要方式。

原《大众摄影》杂志主编高琴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话形式,描绘了李前光在推动大众摄影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李前光积极倡导摄影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摄影的魅力。李前光鼓励人们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影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阅读高琴这篇访谈文章,让我们对摄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李前光的理念和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用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下更多精彩的瞬间,传递更多美好的情感和故事。 而高琴作为《大众摄影》杂志的原主编和中国摄影界的重要人物,其在访谈《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一文中,对李前光在大众摄影普及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都给了我们深深思考与启示:

思考之一:李前光与大众摄影的“普及性”使命。李前光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核心领导(历任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副主席等职),始终致力于推动摄影艺术的普及化。例如,在《大众摄影》创刊50周年庆典上强调,这份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普及型摄影杂志应“更大众”。通过组织“全国影友大擂台”“百姓生活摄影大展”等活动,李前光倡导摄影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以影像记录社会变迁,如《我们的生活记忆——半个世纪的百姓生活图志》一书,正是用影像串联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百姓生活图景,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李前光多次强调,摄影的普及性使其成为记录时代的核心工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李前光观察到摄影的“无处不在”。如从火炬传递的媒体车“镜头森林”到开幕式笑脸影像的全球征集,摄影以“瞬间定格”的方式构建了集体记忆,成为“装点此关山”的视觉主角。这种普及性不仅体现在专业摄影师的创作中,更延伸至普通民众的手机镜头。李前光提到,汶川地震时摄影人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以影像传递灾难的震撼与救援的力量,展现了摄影作为社会动员工具的独特价值。这种全民参与的记录行为,印证了“读图时代”的视觉民主化趋势。

此外,李前光推动的“万名摄影志愿者万幅作品送万家”公益活动,体现了其“扎根基层”的理念。2012年,李前光带领团队赴京郊箭扣长城采风,为村民拍摄全家福、赠送摄影作品,并与农民摄影爱好者结对帮扶,将摄影从艺术殿堂延伸至田间地头。这种“服务群众”的实践,呼应了高琴在书中提到的摄影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价值观。

思考之二:技术变革与创作边界的突破。从胶片到数码,再到新媒体的崛起,李前光认为技术进步既拓展了摄影的边界,也重塑了观看方式。例如,高感光数码相机让摄影师得以捕捉夜间的城市动态,而互联网的即时传播则让影像成为“时空联结的手段”,重构了公共话语空间。但李前光也提醒,技术仅是工具,真正的突破在于“观看方式”的创新。在“中外摄影对着拍”项目中,李前光倡导以跨文化视角对比新旧影像,既展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又通过“对照”与“互文”揭示摄影语言的本体探索。《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作者高琴的《一个人的摄影史》以个人经历串联中国摄影发展脉络,其中“我与他”部分详细记录了与李前光等62位业界人士的合作。如李前光曾为该书作序《个人史家国事》,强调摄影记录时代的重要性。书中还提到李前光在摄影著作权保护上的努力,例如2015年赴重庆调研时,李前光呼吁完善维权体系,推动摄影作品商业价值的转化及摄影版权维护等。这种对摄影社会功能与权益保障的双重关注,或许正是高琴笔下“大众摄影时代”的核心议题。

思考之三:摄影的社会责任与艺术张力。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领导者,李前光始终强调摄影的双重属性:既是记录现实的“历史档案”,也是表达个体感知的艺术媒介。李前光赞赏李光成以“小题材”创作出“大作品”,通过树木、火焰等日常物象引发哲思;同时,李前光批判简单复制历史的影像,主张通过“决定性瞬间”与“延续性瞬间”的辩证关系,挖掘影像背后的社会动因。这种观点在“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中体现尤为明显,李前光呼吁摄影师既需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要在技术实验中寻找摄影的“新锐”内核。

思考之四:个人与集体的视觉叙事。李前光自身的经历折射出摄影人角色的转变。李前光坦言从“自由拍摄的摄影师”转为“服务摄影师的推动者”时,怀念草原上纯粹创作的时光,但也意识到摄影需要系统性支持以发挥更大社会价值。这种矛盾恰是摄影发展的缩影:个体的艺术追求需与集体叙事相融合。例如,奥运影像既包含火炬手的个人荣耀瞬间,也串联成国家形象的“影像史诗”;抗震救灾的镜头既记录个体苦难,也凝聚民族精神。

思考之五:大众摄影的多元意义与当代启示。首先,记录时代与社会参与。李前光倡导的“影像见证”理念,如汶川抗震摄影展、农民摄影大展等,将摄影从个人创作升华为集体记忆的载体。高琴主编的《我要上学——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获国家图书奖提名,亦是以影像推动社会关注的典范。其次,技术与文化的平衡。面对数码化冲击,李前光支持《大众摄影》创办姊妹刊《大众DV》并发展网站,适应媒介变革。作者高琴在书中也探讨了数字时代摄影的挑战,如版权保护与传播效率的博弈。第三,艺术普及与审美启蒙。通过基层采风、摄影帮扶等活动,摄影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既提升公众审美素养,也赋予普通人表达权。而作者高琴在《界上观》中梳理的摄影人物与事件,正是这一过程的缩影。第四,李前光对摄影的思考始终带有历史纵深感。李前光指出,摄影180年的发展让人类得以“真切感知”文明,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对比,则成为“没有谎言的历史证据”。面对新媒体与价值观更迭的挑战,李前光提出摄影需从“权力话语”转向“身份话语”,在重构公共空间的同时,承担起“生存表象”的伦理反思。这一观点呼应了当代摄影的多元探索,如环境议题的视觉化、传统文化的互文实验等。

通过阅读《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访谈文章,我深刻感受到了大众摄影时代的魅力与意义。摄影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大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李前光的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摄影在这个时代的无限可能。大众摄影时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用镜头捕捉瞬间的美好,用影像讲述自己的故事。它打破了传统摄影的界限,让摄影变得更加普及和多元化。

读完这篇高琴撰写的访谈文章,我对摄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在大众摄影的浪潮下,我们将看到更多丰富多彩的作品,感受到更多来自生活的美好与感动。让我们拿起相机手机,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共同迎接大众摄影时代的辉煌。就像作者高琴在《李前光:大众摄影时代》一文所说的那样:摄影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社会行动——它记录时代,也塑造时代;它属于专业创作者,更属于每一个用镜头观察生活的普通人。

(作者单位:郑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00多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的沉默震耳欲聋

300多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的沉默震耳欲聋

鸣金网
2025-05-12 11:25:19
中美出乎全世界意料,日内瓦谈判结束,美方对中国的称呼都变了

中美出乎全世界意料,日内瓦谈判结束,美方对中国的称呼都变了

老高风云
2025-05-12 11:49:58
中央巡视组进驻期间,刘冬生主动交代问题

中央巡视组进驻期间,刘冬生主动交代问题

鲁中晨报
2025-05-12 13:52:09
江苏电价即将调整,注意用电时间

江苏电价即将调整,注意用电时间

扬子晚报
2025-05-12 14:35:25
闹大了!原来这件事是真的,事发上海…

闹大了!原来这件事是真的,事发上海…

慧翔百科
2025-05-12 09:04:07
骑士1-3引热议:美记喷毫无求胜心 阿特金森扎心 凯媒冷嘲热讽

骑士1-3引热议:美记喷毫无求胜心 阿特金森扎心 凯媒冷嘲热讽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5-12 10:46:41
“我有罪,对不起人民...”中国高铁总设计师被判死刑,庭审现场含泪忏悔

“我有罪,对不起人民...”中国高铁总设计师被判死刑,庭审现场含泪忏悔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05-12 12:27:38
谁也没想到反噬来得如此之快!电车吹牛真的会被打脸的!

谁也没想到反噬来得如此之快!电车吹牛真的会被打脸的!

柏铭锐谈
2025-05-12 11:23:20
44岁亲生母亲夺走了18岁儿子第一次,之后保持26年乱伦关系

44岁亲生母亲夺走了18岁儿子第一次,之后保持26年乱伦关系

胖胖侃咖
2025-05-12 08:00:06
重磅!中美经贸谈判成功,美国降低姿态握手言和达成共识

重磅!中美经贸谈判成功,美国降低姿态握手言和达成共识

清滨酒客
2025-05-12 13:18:54
重磅利好!中美联合声明,大超预期!

重磅利好!中美联合声明,大超预期!

叮当当科技
2025-05-12 10:27:27
暗访长沙地下代孕实验室:无牌车单日转运超10名女性进入

暗访长沙地下代孕实验室:无牌车单日转运超10名女性进入

大象新闻
2025-05-12 11:26:23
曝江疏影国外藏私生子后续:幕后多位大佬被扒,本人露面一脸愁容

曝江疏影国外藏私生子后续:幕后多位大佬被扒,本人露面一脸愁容

郑丁嘉话
2025-05-12 10:57:48
退役回归夺3冠!35岁什琴斯尼赛后蹲地痛哭擦拭眼泪,情难自已

退役回归夺3冠!35岁什琴斯尼赛后蹲地痛哭擦拭眼泪,情难自已

直播吧
2025-05-12 11:55:00
SGA25+6+6雷霆胜掘金追成2平,约基奇27+13丢关键罚球

SGA25+6+6雷霆胜掘金追成2平,约基奇27+13丢关键罚球

湖人崛起
2025-05-12 06:16:54
重磅!马克龙涉毒传闻引爆社交媒体,访乌期间“藏毒”视频遭疯传

重磅!马克龙涉毒传闻引爆社交媒体,访乌期间“藏毒”视频遭疯传

国际情爆猿
2025-05-12 08:27:53
原来迪丽热巴的牛仔裤坐下也会鼓包

原来迪丽热巴的牛仔裤坐下也会鼓包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5-12 09:44:35
关税战的终极谈判:进出口对等平衡,回到10%的基准关税

关税战的终极谈判:进出口对等平衡,回到10%的基准关税

戈多的叹息
2025-05-10 10:05:17
嘴上说不买,身体很诚实:5499元的iPhone16 Pro卖断货

嘴上说不买,身体很诚实:5499元的iPhone16 Pro卖断货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5-12 10:59:43
那个篡改历史、颠倒黑白的“俄粉”终于被禁言了

那个篡改历史、颠倒黑白的“俄粉”终于被禁言了

玖奌杂货铺
2025-05-11 23:38:23
2025-05-12 16:47:00

头条要闻

“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

头条要闻

“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

财经要闻

中美双方降低超100%关税

体育要闻

最热闹的国家德比,除了防守什么都有

娱乐要闻

张杰爸妈现身演唱会,亲和力满满

科技要闻

“AGI实现路径清晰了,世界模型不远了”

汽车要闻

大众纯电版GTI采用后置后驱 动力更加激进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灰色轻奢 大气不失优雅

Mojang官方揭秘! 《我的世界》经典Bug幕后故事

数码要闻

三星QLED电视荣获德国莱茵TÜV“真实量子点显示”认证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