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28日下午,郑州市高中思想政治第五教研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在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举办,教研共同体的30余名教师齐聚一堂,碰撞思维火花,共探教学良方。
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刘玲教师和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郭海娟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这一框题,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堂。
郑州市第四十一高级中学刘玲老师以“法定节假日调休惹争议思优化之道”为总议题,围绕“为什么调休”“怎么调更好”两个分议题,清晰再现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刘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将政治理论的深刻性与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完美融合,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悟到了人民的主体性,学生在笑声中完成了从“政治术语”到“生活智慧”的认知跃迁。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郭海娟老师以“一辆新能源汽车唤醒一座车马城”为话题,选用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这一本土案例,从“缘起——郑州为何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演进——郑州为何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郑州如何发展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个议题系统讲解了分析与综合思维的辩证关系。郭老师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主题鲜明、互动高效、资源创新,体现了政治课思想性与时代性。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刘海燕老师充分肯定了两节课中所选取的案例,创设真实情境,让学习和生活深度联结,深刻把握新高考趋势。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知识讲解深入透彻。同时,刘老师提议在情境复杂度、跨模块融合等方面着重提升,以适应新高考改革方向。
郑州中学郭伟伟老师从“案例紧贴现实、教学设计连贯、板书清晰新颖、价值引领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五个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高度总结,为“三新”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提供了良好借鉴。
其他参与教师也纷纷发表观点,既肯定了课堂中的亮点,也诚恳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还分享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本次教研活动突出了 “共同体” 的协作与共享。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更推动了整个高中政治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们将把本次教研的成果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不断打磨课堂、精进教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