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4月11日上午,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郑州健康学院、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 结对提升签约仪式。
会议现场
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建光,郑州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孟宪锋,郑州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开春,郑州健康学院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范晓民,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玉慧,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运克,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爱敏,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方洁出席签约仪式,六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蔡信强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郑州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孟宪锋在致辞中表示,将大力支持结对提升工作,携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建光作讲话,他希望各高校以结对提升为契机,在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教研提升、师资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随后,举行院长论坛,六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分别就学院治理、教学研究、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特色赋能、青年教师培训、科研能力提升、科研合作机制、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与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依次签订结对提升协议。
教学展示
第二阶段
六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集体备课
来自不同高校的八位教师
结合各自讲授的思政课程
依次进行教学展示
郑州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明娟以《真理之光照亮中国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飞跃》为题进行教学展示,从星火燎原、破茧成蝶、大道同行三个方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慧鲜以《弘扬红旗渠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题,通过讲述红旗渠背后的故事,从为什么要修渠、为什么敢修渠、为什么能修渠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要义。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艳林以《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在“国潮”澎湃中彰显文化自信》为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潮流元素紧密结合,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维度让大家感受到了国潮的魅力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原媛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从扣好人生的扣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践行。
河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为题,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理论具体化本土化三个方面,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康海轩通过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具体阐释,引导大家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建威以《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为题,运用大量生活实例讲述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深度思考,并强调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谷晓宇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量变质变规律》为题,通过水滴石穿、星火燎原、张弛有度等成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量变质变的定义、关系,以及方法论意义。
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闫方洁
教学展示环节结束后,闫方洁对八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教师们的精心准备和出色表现。同时,她提出了值得探讨与反思的问题:怎样的思政课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能清晰地认识到课堂场景的独特性,教师讲课的核心对象是学生,活动的空间是课堂,讲课与宣讲、演讲有着本质的区别。她还谈到,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大胆抛出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真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案例的选取上,她列举“电车难题”、重庆地铁“背篓专列”等案例,以小见大,指出教师要能够打破形式主义才有创新的可能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此次签约仪式的举行,开启了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进的新征程。未来,各高校将在资源整合、交流互鉴、教学实践、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强协同探索,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