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漯河市实验中学张佚凡:左手执尺绘蓝图 右手捧心育芳华)
网易河南4月21日报道(杨昆龙 王潆 通讯员 陈明 宋健)在漯河市实验中学的梧桐树下,一群学生正围着手持皮尺、测角器的张佚凡老师,仰头测量着“校树”的巍峨身影。作为深耕教坛20年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她以理性为尺丈量教育精度,以爱心为灯照亮成长航向,在数字与心灵的碰撞中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使命。
生活为壤育思维 实践作舟启智航
“同学们猜猜看,这棵陪伴我们成长的‘校树’有多高?”数学课堂上,张佚凡将《测量树的高度》课堂搬到了校园。当同学们望着参天树冠犯难时,她晃了晃手中的测角器:“咱们用相似三角形原理破解这个谜题如何?”
作为漯河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她首创的“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模应用—拓展延伸”四维教学模式广受好评。“张老师的课像解密游戏!”同学刘怡莹兴奋地展示课堂笔记,上面画着自己用黄金分割比设计的图形。
这种情景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深刻掌握了知识本质,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她的一些鲜活的教学案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数学课更有智趣。
以爱为钥解心锁 以智作桥渡迷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还不够,还需要有智慧。”张佚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班上有个叫小夏的女生,父母离异后变得沉默寡言。张老师发现后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默默关注她,她发现小夏特别喜欢画画,班级办黑板报的时候,就请她设计插图。当小夏的作品获得全班称赞时,张老师趁机鼓励:“你的画这么棒,数学也一定能学好!”渐渐地,小夏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稳步提升。
毕业时,小夏送给张老师一幅画,上面画的是一个爱心和一只眼睛,旁边写着这么一句话:“您那只有爱的眼睛是一道星光,让我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也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让我努力更有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多元函数,教育就是要找到关键变量。”张佚凡表示。
坐标作尺量成长 “数据”为镜照初心
在学生们眼中,张老师不仅是严师,更是知心朋友。她总能用数学人特有的方式传递温暖,当学生住院请假时,她录制系列微课;期末评语,她给每个学生写出有爱的、独特的话语;毕业前夕,他给每个孩子都会送上温暖的成长寄语......
张老师还为每个孩子默默建立了“成长坐标系”,横轴记录学业进步,纵轴标注品德品质发展。通过定期绘制趋势图,她能够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当发现那个孩子的成长曲线出现波动时,她及时调整辅导策略。类似的工作很繁杂,但很有效,每件事很小,但很有温度。
“教育是无限延伸的坐标系,教师应是那个为学生标注原点的人——既要确立品学兼优的坐标方向,更要给予向光而行的永恒动力。”张佚凡说道。此刻,梧桐树影斜映窗棂,斑驳光影中,那些跳动的数字与温暖的故事,正书写着教育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