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黄河科技学院新一轮审核评估之年,是学校新的十年规划起步之年。商学部党委在学校“1248”战略指导下,聚焦学部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议题,高站位谋划,明确了年度工作思路:即以“党建引领、一核多元”为牵引,以迎接审核评估为主线,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契机,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为保障,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开学以来,学部党委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聚焦年度目标,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根基
学部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党建领航”品牌建设。一是完善“大党建”格局,分党委牵头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目标,通过党委委员联系支部、部领导联系部门等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体系。二是扎实推进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工作,推动支部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继上学期4个支部获批校级样板党支部、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后,又有2个教师支部的创建特色得到学校党委的肯定。三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动员会、读书班等活动4场,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与纪律规矩意识。
二、聚焦审核评估,以党建赋能核心任务攻坚
学部党委将迎接审核评估作为年度“头号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一是成立审核评估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24项评估任务有序推进。二是党支部牵头强力推进各项迎评基础工作,已完成近2年的教学档案、毕业论文、实习手册等材料的规范化整理,归档试卷2067份,累计归档课程资料500余册、试卷3000余份,为评估奠定扎实基础。三是联合企业专家、教育界学者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4场,修订完善12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新申报产教融合课程4门。
三、深化人才培养,以党建驱动学风建设提质
学部党委将学风建设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尺,构建“党建+学风”协同育人体系。一是持续发挥双导师制作用,开展复试指导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20余场,截至目前已助力117名学生成功上岸。二是实施“英语四级提升计划”,辅导员与教师协同推进英语学习打卡、翻转课堂等举措,截至2025年1月,2023级学生四级通过率达76.71%,已创新高。三是发挥学科竞赛育人功能,本学期已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3项、挑战杯重点项目12项;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的参赛人数位列全省第二,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四、推进产教融合,以党建链接产业服务增效
学部党委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党建搭台、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一是与企业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紧密联系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等单位,进一步扩大第三方服务范围,提升教育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效益。二是与企业开展业务共研活动,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党支部组织12名教师、266名学生启动附属医院调研项目,推动应用型课程与医疗管理实践深度融合。三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快大别山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数字经济等产业学院建设,提升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全链条培养质量。
五、聚力科研创新,以党建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学部党委探索“党建领方向、科研强根基”实践路径,推动科研工作效能倍增。一是优化科研服务机制,修订《科研考核激励办法》,强化党支部、党员在科研攻坚中的作用。二是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组建研究团队,申报国家级、省级、地厅级课题102项。三是着力加强党建研究,各支部积极申报《数智赋能视角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Z世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等党建思政类课题,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11场。
六、创新学生工作,以党建打造思政育人品牌
学部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并实施“一核两维、四轮驱动”的高质量学生工作体系。一是创建特色辅导员工作室,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4个方向,做好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经验总结、品牌凝练等工作,提升学生工作的精准度。二是深入打造“一楼一品”等特色思政工作品牌,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学部治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拓展思政育人载体。三是深化学生组织改革,优化青年突击队架构,制定学生干部选拔评价标准,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学生骨干队伍,彰显思政育人成效。
春潮拍岸千帆竞,风起东方万象新。下一步,商学部党委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将党的建设贯穿学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立德树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