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3月以来,信阳农林学院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四高四争先 青年勇担当”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参与助老扶幼、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服务、校园文明等多个领域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谋篇布局,启志愿服务新篇
学校高度重视雷锋月活动,制定出台了《2025年信阳农林学院“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实施步骤,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利用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氛围,强化责任意识与青年服务理念,团结带领信阳农林学院青年在助力“四高四争先”中挺膺担当。3月5日在汝宁广场举行“四高四争先青年勇担当”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王万玲,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要求全校青年学生,将伟大精神细化为日常行为准则,让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协同联动,展信农青年作为
专业赋能,形式创新,多样开展科普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月期间,各学院解锁思维密码,让科学在跨界融合中绽放光彩。林学院举办首届森林文化节,号召志愿者讲解鸟类样本知识,传递生态保护理念;水产学院开展水产知识普及活动,搭建水产学科桥梁,为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食品学院开展“食品安全,健康同行”知识普及行动,走进三桥社区为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体育学院走进信阳市第十三小学开展舞狮表演、引导小朋友进行体适能训练,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农学院走进羊山新区幼儿园科普昆虫知识、制作昆虫手工作品,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园艺学院开展“大手拉小手,共育栋梁才”志愿植树活动,帮助小朋友树立热爱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外国语学院走进羊山外国语小学、羊山实验小学开展双语实践活动,通过科技、文化、教育资源的精准对接助力青少年成长,让志愿精神在创新中永续传递;药学院到固始县乐道冲村开展结对帮创活动,通过专业知识赋能志愿精神,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引领青年学子以躬耕实践的方式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文化铸魂,理念传承,长效弘扬志愿服务理念。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正以其深厚底蕴与创新张力,为志愿服务注入灵魂与活力。旅游学院开展专列志愿服务活动,在车站为游客讲解沿途景点,介绍信阳特色美食,分享信阳茶文化和红色文化;人文与传播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活动,深入学习雷锋同志生平事迹及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物流与电商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电影《雷锋》,引导学生学习雷锋优秀事迹、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管理学院通过手绘作品比赛,宣传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信息工程学院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点亮精神灯塔,解码雷锋同志的奉献人生与时代回响。
青年聚力,实干担当,以行书写时代责任。校办联合校团委组织义务献血活动,实现志愿精神与公益实践的深度融合,深化了青年学生对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理解,为构建“奉献型校园文化”注入鲜活力量。校团委联合学校关工委工作人员和部分退休教师开展禁止随意踩踏草坪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校青年志愿者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茶学院、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通过在校园内开展环境美化行动、单车摆放行动、文明就餐引导行动,为校园文明注入了青春活力。
知行合一,续雷锋精神血脉
雷锋精神历经岁月淬炼,始终焕发着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本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以“四高四争先青年勇担当”为主题,以“知行合一”为内核,通过理论浸润与实践深耕的双向赋能,将精神传承转化为青年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下一步,信阳农林学院将持续深化精神引领、实践转化、文明共建的递进式路径,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更绚丽的文明之花。(撰稿/校团委 陶梦筱 魏竞超 各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