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重塑教育图景的当下,黄河科技学院构建了“AI+教育”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接入AI平台、开展AI赋能培训、将AI技术融入教学等举措,开创了从“标准化灌输”向“个性化生长”跃迁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一、接入AI平台,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重大决策部署,加速学校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黄河科技学院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学校“AI+高等教育”布局注入强大动力。学校教师可通过平台体验基础AI功能,后续将结合本地知识库逐步完善服务场景,并开放至所有师生使用。接入DeepSeek后,学校将继续推动多部门协同探索AI场景:课程改革方面,研究AI辅助课程设计、智能备课、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的方式;管理提效方面,探索行政流程自动化、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场景;服务升级方面,完善智能问答、校园事务“秒级响应”等师生服务功能。目前基于DeepSeek的试点落地项目已经启动,各学部结合实际教学工作需求挖掘潜在应用方向,赋能教育教学创新。
二、开展AI赋能培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践
学校举办AI赋能学术科研专题报告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作报告,为师生系统介绍这一前沿AI辅助工具的高效应用,并分享实际案例,展示DeepSeek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内的具体应用。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对AI技术在学术科研中应用的认识和理解,为学校推动传统研究范式的革新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三、运用AI辅助教学,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在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中,学校将AI技术嵌入课程改革数字化平台,探索其在课程建设全流程的助力作用。
产业需求分析环节,平台通过AI辅助功能动态采集市场人才需求数据,初步实现“专业—产业—职位”对应关系的智能梳理与职业岗位任务管理,为课程建设提供产业需求数据支撑。
课程体系设计阶段,平台在项目化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科学性检测中,尝试逐步接入AI智能规划工具,辅助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体系设计科学性。
课程教学设计环节作为当前重点探索的AI应用场景,平台通过引入AI助手,辅助教师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内容。
在教学运行实施与课程评价等环节,课程改革数字化平台也在逐步探索AI技术的延伸应用。例如,在教学运行实施中,通过平台管理课外学习数据,尝试提供AI辅助的互动答疑功能;在课程评价中,平台采集、整合多维度数据后,计划引入AI自动分析数据并生成评价结果。
目前,依托课程改革数字化平台,学校课程建设实现了“目标可量化、设计标准化、过程可跟踪、结果可评价、改进可迭代”的闭环体系。平台嵌入AI后,产业需求分析与教学设计等环节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他环节仍处于功能探索阶段。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在课程改革数字化平台中实现AI辅助项目化课程设计和知识建模图制作,推动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建设,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持续助力。
四、上线AI客服,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学校上线“DS校园网”AI客服,该AI客服依托DeepSeek大模型,目的是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校园网络方面的相关服务。师生只需通过手机端企业微信找到校园网服务点击“DS校园网”提出想要解决的网络问题,AI客服便会及时响应,为师生答疑解惑。“DS校园网”还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能够根据师生的反馈和提问不断优化知识库,持续提升解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DS校园网”的上线不仅优化了校园网络报修流程,还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往技术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去重复性地处理常见问题,如今“DS校园网”AI客服分担了这部分工作,使技术人员能够专注于网络优化和复杂故障排查,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