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L女士为其爱人Z先生投保平安某重疾险产品组合,重疾保额20万。2024年6月L女士无意间看到代理退保的宣传广告,抱着尝试心态与退保中介取得联系。退保中介自称是专业律师,对其所购买保单进行分析,告知该保单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于是L女士在其怂恿下编造理由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公司工作人员将L女士约至公司进行沟通劝导,对保险责任再次详细讲解,并进行代理退保风险提示。经长时间的深度沟通及调查核实,公司发现L女士投诉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故未满足其全额退保的诉求,但L女士不顾工作人员劝解,认为保单无用,执意办理保单退保。
2025年1月,L女士再次来到公司,称其爱人因恶性肿瘤住院,申请办理理赔。经查询,其爱人作为被保人的保单已退保,无法申请理赔。L女士痛哭流涕,称其被黑产欺骗,不但没有全额退保,还被收取了高额中介费。
【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风险提示:以“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持续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平安人寿平顶山中支温馨提示您:
1、维护自身权益,勿让不法分子从中牟利。消费者一旦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不但需支付高额维权费用,还有可能被非法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
2、谨防不明来电,勿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后,可能面临信息被泄露倒卖风险。消费者如想终止“代理维权”,不法分子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消费者及亲友进行骚扰恐吓,干扰消费者正常生活。
3、维权需理性,勿让自己错失保险保障。保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抵御重疾、意外的经济风险起到很好的规避作用。但是退保中介为了短期利益,蛊惑消费者进行退保,造成保障缺失,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无保障。
(葛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