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焦庄乡有一个远近文明的红薯小镇——高庙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文明的气息如同一缕春风,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乡村的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喜事新办树导向,移风易俗倡新风
新春伊始,高庙村25岁的姑娘刘晓芳出嫁了,新郎来接亲时,刘晓芳的妈妈将一个厚厚的红包交到新郎康一平手中。晓芳妈妈说:“这6万元彩礼,是亲家对你们小两口的祝福。今天我交还到你们小两口手里,作为你们幸福生活的启动金。今后,你们的幸福还要靠你们自己的双手去实现。”
近年来,焦庄乡从“媒人”这一农村婚恋关系的源头抓起,解决高价彩礼这一横亘在群众心里的“面子”问题。通过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提倡喜事新办,现在我们全乡33位“义务红娘”在牵线搭桥时,不再只看重家庭条件,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年轻单身青年的婚恋观和爱情观的心理疏导。通过高价彩礼带给新人的各种矛盾隐患及心里失衡问题的现实案例和教训,来扭转双方家庭的固有观念,推动形成喜事新办简办的新风尚。
孝善文化润心田,和美乡村展新姿
高庙村不仅仅,孝善文化如一股春日暖流,悄然滋润着每一颗心田。高庙村举办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端午节主题活动,至今已举办了6届。每年端午节期间,高庙村都组织村民开展“包粽子·缝香包比赛”,将包好的粽子和香包送给村内的老人,一起赏民俗、观舞狮,让传统节日充满温馨与欢乐,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与关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高庙村连续三年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西平正能量”重阳节敬老“幸福饺子宴”主题活动,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出力,组织全村70岁以上老人及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这一举措,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更为治理乡村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孝善文化在高庙村生根发芽,让农人得到了切实的关爱与解决。
文化联谊促相识,金玉良缘谱新章
连续两年来,焦庄乡积极搭建交友平台,为全乡的单身青年提供了相识相知的宝贵机会。
2025年的春节青年联谊会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了来自全乡17个村委的52名单身男女青年积极参与。活动现场,青年男女通过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爱情宣言以及互动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青年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擦出爱的火花。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这一系列创新性的联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农村单身青年拓宽了交友渠道,提供了展示自身风采的平台,更为破解农村光棍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从刘晓芳与康一平夫妇的彩礼新举,到连续多年的孝善文化主题活动,再到创新性的青年联谊会,焦庄乡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更深刻诠释了移风易俗,推进文明乡风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家庭和谐、激发乡村活力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为解决农村老龄化、光棍化等社会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实践。它启示我们:只有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乡村振兴的画卷才会更加绚丽多彩,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持续增强。未来,焦庄乡将继续在文明乡风的引领下,书写更多关于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