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事关老旧小区改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布会最新消息!)
城建相关民生实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改”出美好生活
河南2024年城建相关民生实事件件落实
发布会上,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海立介绍,2024年,河南超额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项重点民生实事任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际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1.79万户
河南连续五年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24年,全省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5万户,实际开工改造31.79万户。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均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省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财政资金28.7亿元,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题。同时,动员老旧小区群众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突出业主主体地位,鼓励有需要的居民通过直接出资、捐资捐物、投工投劳、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支持改造,引导水电气暖等专业经营单位和属地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推进“瓶改管”改造13.2万户
2024年全省共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13.2万户,圆满完成12万户既定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城镇燃气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应改尽改、能改快改”的原则,协调联动推进“瓶改管”工作。会同省财政厅推动改造事项资金到位1亿元,用于补贴非居民用户改造费用支出。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均按照三方共担机制,地方政府给予每户500—1000元不等的改造补助,助推改造提质提速。多地特批“绿色”通道,精简“瓶改管”涉及的规划审批许可事项和环节,为“瓶改管”工作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将医院、学校、养老福利院等重点单位及重点夜市街区、商圈和大中型商店建筑划定为重点改造范围,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推进“瓶改管”示范街区建设,提升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瓶改管”相关知识和优惠政策,采取专家讲解、案例解读、现场观摩等方式,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00余场次,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动员、教育引导和常识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2.9万个
2024年,全省确定新建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目标任务2万个,实际新建2.9万个。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均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会同省财政、发改、交通、工信等部门,积极推动2023年度省级奖补资金清算申报工作,共发放2.2亿元补贴资金,进一步激发充电企业建设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各方投资建桩。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接入河南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并将新建充电站信息关联到电子地图平台,实现充电站实时数据互联互通。深挖充电站全流程大数据价值,方便群众查询和选择充电站点、时段。指导智能服务监管平台在节假日期间,及时发布高速充电监测情况及充电服务指南,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鼓励各地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着力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
缓解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
河南183对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
随着新能源车辆普及,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关注。发布会上,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安全总监胡耀松在答记者问中介绍了河南在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
183对高速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河南高度重视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自2021年起,持续在公路服务区新增充电基础设施。2021年,河南省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由30%提升到70%。通过不断建设和优化,在2023年底前,已实现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为进一步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2024年持续在城市周边和重点景区周边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主干线加密充电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已开通运营的183对高速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共建设充电桩3304个,充电车位3923个,蔚来换电站67座。充电车位占小客车停车位比例达到15%,连霍、京港澳等国家级高速公路部分服务区充电车位占小客车停车位比例达到30%以上,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其中超充桩368个,覆盖京港澳、连霍等47对服务区,单桩最大充电功率能达到600千瓦,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全省普通国省道共59个服务设施已建成232根充电桩,建成充电车位464个,全省普通国省道路网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能力得到提升。
加密充电桩、布设移动充电设施缓解充电供不应求问题
在通行高峰时段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个别服务区还是会出现充电供不应求的问题,对此,河南多措并举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以高速公路充电服务保障为例,持续优化充电桩布局,结合充电繁忙服务情况,在京港澳等国家级高速公路个别充电繁忙服务区加密充电桩或布设移动充电设施。并通过交通运输部“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发布充电桩运行状态,引导司乘做好预判,合理选择服务区进行充电。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指南,对充电繁忙站点进行预测预警。制定充电服务保障预案,提高充电应急保障能力。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检查,确保设施运行状态良好。加强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每天通报充电繁忙服务区,并对充电保障情况进行调度。对车流量“潮汐”情况明显的服务区,在保障交通安全和不影响收费秩序前提下,打开两侧连接通道,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临近服务区或收费站进行充电,减少充电排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