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黄河科技学院与比亚迪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在迪空间多功能厅举行了“校外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黄河科技学院科协副主席、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晓兵,教育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高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萍,工学部分党委副书记路素青,艺体学部教学科研办副主任郭军帅等,比亚迪迪空间馆长袁祥龙、研学总监霍全喜、市场部总监候卫杰等企业负责人共同出席活动。黄河科技学院资源保障部副部长、智慧馆馆长于春霞主持座谈。
迪空间作为比亚迪打造的沉浸式科普平台,集文化展示、技术科普、研学体验于一体,覆盖品牌文化、匠心智造、创新技术、科技探索四大主题空间,提供300余项互动展项。黄河科技学院在比亚迪迪空间正式挂牌“黄河科技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后,黄河科技学院师生可通过实习实训、科研项目、课程开发等方式,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实践。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工程等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展开讨论。比亚迪迪空间馆长袁祥龙表示,河南作为比亚迪在中部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储能技术的全产业链布局,对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迫切。未来,迪空间将联合黄河科技学院开发定制化研学课程,例如新能源汽车设计、电池技术实验、智能驾驶模拟等,并积极推荐黄科院学子参与比亚迪专场招聘,为学生提供前沿技术学习和岗位资源。
路素青表示,工学部将整合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学科优势,与比亚迪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结合比亚迪刀片电池、易四方平台等核心技术,设立专项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李萍、郭军帅分别就教育、艺术相关专业与迪空间的合作交流进行洽谈。
张晓兵指出,学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等领域成果显著,此次合作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专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李高申强调作为全国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与比亚迪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助力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提升就业竞争力。
仪式结束后,黄河科技学院代表参观了迪空间展厅,体验了裸眼3D技术展示的能源革命历程、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模拟等互动项目。在“专利瀑布”展区,比亚迪近4.8万项授权专利的展示,凸显了其“技术为王”的发展理念。于春霞表示,未来将借鉴迪空间的科普模式,升级智慧馆等科普展厅的数字化展陈,打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主题研学项目。
河南省近年来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突破150万辆、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黄河科技学院与比亚迪的协同合作,不仅是校企资源互补,更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将加速本地化人才培养,助力河南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