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因患者的皮肤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且有长期不规则发热的表现,所以称为黑热病。若得不到及时、规范地治疗,黑热病患者通常在发病后1—2年内死亡。
我市曾是黑热病流行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采取治疗病人、消灭白蛉和捕杀病犬等综合性防治措施,1958年基本消灭黑热病,1983年我市报告最后一例本地黑热病病例,1984-2022年我市无本地黑热病报告,2023年黑热病在禹州市西北部的一些山村出现了死灰复燃。但正是由于本地多年无黑热病病例发生,临床医生对黑热病的警惕性较低,公众对黑热病也较为“陌生”,因此经常存在黑热病患者被延误诊断的现象。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黑热病的相关知识,毕竟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黑热病的传染源
黑热病传染源是病犬和病人,禹州市西北部山村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犬。病犬的典型外观症状:消瘦、脱毛、耳边和眼圈起麸皮样鳞屑并结有血痂、爪甲畸长等特点。
黑热病病犬图
黑热病的传播媒介
黑热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黑热病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6个月。
典型症状是长期(2周以上)不规则发热、体重下降、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乏力、鼻或牙龈出血等。血液检查呈现三系细胞减少的征象。
如未及时予以特效药治疗,易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诊断治疗黑热病
▲来自或曾到过本病流行区的人,如果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肝脾肿大以及贫血,应及时去感染科就诊。
▲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黑热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斯锑黑克)。
黑热病主要防控措施
▲积极发现和治疗病人。在犬源型黑热病流行区,要重点加强犬只的管理和筛查,推广使用驱蛉项圈,或对犬只进行驱蚊药的喷淋,减少犬只的感染。
▲消灭传播媒介白蛉。在白蛉活跃季节,可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对室内外白蛉藏身处进行喷洒。做好畜圈、禽舍、狗窝等白蛉孳生场所的环境卫生,减少白蛉孳生机会。
▲做好个人防护。流行区居民应使用细纱蚊帐和纱门、纱窗,夜间露宿或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裸露的皮肤要涂抹防蚊油或驱蚊剂。
来源:许昌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