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立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心理育人工作特点,积极构筑“四心合一”心理育人模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持续提升。
一是围绕课程“中心”,构建教育教学新格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自2002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以来,始终坚持抓好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引入全国优秀教培资源,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课程育人水平。同时,放眼全程发展,聚焦关键时期,精准搭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增设不同专题的选修课和公开课,在关键节点录制心理微课、暖心视频,善用“空中课堂”补充教学,实现课堂内外有机衔接,线上线下协调互补,确保心理健康知识得到广泛传播。2020年以来,多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获评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二等奖。
公共必修课优秀课堂展示
二是立足科普“重心”,占领宣传教育新高度。面向学生,不断完善线上心理教育新媒体矩阵,充分利用线下线上宣传阵地,营造心理关爱氛围,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力度、频度和效度;抓好适应期、发展期、毕业季等关键时期,精准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群体差异,充分发挥五育及校园文化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打造抖音心理直播间,单场参与人次达1.5万人,学生社区设“唤醒多巴胺解压大行动”集市摊位等,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月、宣传周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深受学生喜爱。面向家长,通过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不断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素养。在宣教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师指导、同伴引领、家庭参与,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手语传情,让爱发声”大型手语晚会
“心情草帽DIY”活动
三是瞄准咨询“靶心”,提升咨询服务新体验。学校将心理咨询预约方式点对点精准发送至每位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咨询体验、班会团课等途径,持续引导学生树立善于自助、勇于求助、乐于互助的心理健康意识。不断完善个体咨询接入机制、跟踪机制、反馈机制,建立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和学生朋辈咨询员队伍。扎实做好心理咨询服务的平台建设,构建包含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常态化、便捷化、个性化、及时化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着力提升咨询服务体验,强化心理咨询的服务效果。
“走进心理咨询室”活动
学生朋辈咨询员聘任仪式
四是抓牢监测“核心”,打造预防干预新防线。在心理测评中做到全覆盖、广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坚持开展心理动态调查、自评与他评、定期与关键节点相结合的心理危机排查,实现心理筛查全面覆盖、学生档案全程跟踪;在预警管理中,做到全天候、网格化,不断完善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心理中心、学院、班级、宿舍组成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通过开展各级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案例督导,编制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手册、心理约谈技术卡、危机识别卡等,持续提升各级工作队伍的心理危机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学生心理问题“早预防”。在应对处理中做到重协同、聚合力,推行专职咨询师定点联系学院的朋辈督导工作制,合力化解潜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联系各学院的咨询师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心理异常学生研判会,制定“一生一策”干预帮扶方案,实时跟踪督导,对有危机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全天候关心和一站式帮扶。同时加强医校协作,畅通绿色转介诊疗,确保学生心理问题“早干预”。通过科学识别、动态追踪、实时预警、有效干预,形成工作闭环,切实提升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实效。2023年,学校《“四精准 四聚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建设》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2024年,学校报送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获评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优秀案例。
学校荣获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四心合一”心理育人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河南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今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将继续牢固树立“大思政”和“大心理”育人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持续发挥“三全”协同育人工作格局作用,积极构筑“四心合一”心理育人工作模式,不断整合心理育人资源,打出心理育人“精准牌”,开创心理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