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成了社会的负担。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可笑!不可否认,老年人在精力上行动上都比年轻时有所下滑,而且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大幅的变化,但他们不是负担,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至今仍有着年轻人无法匹配的优势。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于一家而言,老年人见多识广,经历过风雨,是一家的精神象征和定海神针;于一国而言,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老人积极参与社会事业,退休不退岗,奉献光和热,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重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家宴中我们讲究尊卑有序,长者先座;对于80岁以上的老者,古代有“赐杖”制度,让老人享受诸多特权等。今天,我们传承了这种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尊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比如,乘坐公共交通,我们主动礼让;春节第一时间给老人拜年,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养老机构;国家关心空巢老人传递温暖;法律也专门出台了对老年人权益保护措施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仍然活力满满、精神矍铄,仍有余力稳定地为社会提供价值。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解决他们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还要为他们提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平台和环境。一方面,要转变思想,消除对老年人的歧视和偏见,正确看待老龄化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鼓励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机会资源,鼓励就业单位尤其是公共服务机构吸纳老年人参与工作,让有精力、有余力的老年人重返劳动市场。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劳碌奉献了一生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不应该是孤独无助的,应该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尊老重老的民族,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要见态度更要见行动,全民努力、千方百计、多措并举,让他们可以从容安享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