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突破之年。为落实郑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把保民生、促消费、稳经济、助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高效促进市场繁荣,强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使郑州市场重拾“烟火气”,激发“新活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
“菜篮子”是最大的民生。去年以来,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深耕主业、发挥优势,持续构建全市农产品保供体系,在荥阳建成郑州西部规模最大的“一站式综合农产品交易中心”——广武农批大市场,该市场是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市场占地400亩,总建面28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容量达30万吨,展示交易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设有蔬菜水果区、肉类滑轨分割区、冷库储配区、冷冻食品区、粮油副食区、调味品区、熟食及水产区,可容纳商家2000余户。2023年全市农贸市场交易额约14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万个。
以业态多元化、运营科技化、环境特色化、服务智慧化、布局科学化的“五化”农贸市场“郑州模式”为引领,严把市场准入标准和建设质量,2023年全市20家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和新建任务全部完成,新建及提升改造市场面积约7.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近1亿元,使农贸市场成为更有颜值、更具气质、更富活力的高品质“餐桌”供应“主渠道”,切实托稳托好郑州市民“菜篮子”。
打通供应源头,打造集物资保障、中转集散、应急储备、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链条保供体系。金湖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是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与二七区政府紧密合作,引入优质企业、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消费提质的具体成果。该项目成功运营,不仅将通过精准高效的配送服务提升农副产品流通能力,还将进一步扩大郑州城南民生保障范围,有力推动全市民生保供平急转换体系建设。
为深化郑州市与卢氏县对口帮扶成果,我们在线上搭建“郑州市场——网上商城·卢氏专区”、线下在标准化农贸市场设立优质农副产品展销窗口,通过“线上、线下+电商”模式,搭建起郑卢特色优质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香菇、木耳、连翘等饱含“郑卢一家亲”深情厚谊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将走上更多郑州市民的餐桌。为卢氏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大山搭好桥、铺好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增砖添瓦。
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消费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以来,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多措并举,力促消费。结合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组织全市市场依托优势商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
自去年开始百荣世贸商城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大型年货节,参展商户近百家,参展品牌三百余个,畅销商品一千余款,进一步助力商户复工复产;华丰灯饰界“五一”首次尝试线上直播,并以10元购1700元家装券、送油卡、购物免费领好礼等活动吸引顾客,举办“悦享生活,乐购管城”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振经营信心。
联合惠济区政府成功举办三届“黄河边的年货节”,年货节货品种类丰富,商品价格实惠,活动形式新颖,营造氛围喜庆,将优惠促销活动与民俗文化活动有机融合,突出展特色、聚人气、惠民生,为新春营造热闹红火的节日氛围;在管城回族区开展春季展销会,举办“踏此青绿,春日趣营”促销费活动、“24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大会”促消费活动;以发放汽车消费券为抓手,举办郑州汽车都市生活节,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聚焦全市市场商户和系统职工家电更新换代需求,联合苏宁电器开展“强市场、促消费、惠民生”家电以旧换新节能补贴专项活动。
充分发挥平台整合优势,高质量举办了七届中原商贸大会暨中原批发商大会;充分挖掘全市市场特色,指导市场开展促消费活动40余场;5次组织10家市场40余家商户参加农产品对接会,达成产销对接合作意向近13亿元;以中国侨商投资(河南)大会为平台,引导中原四季物流港与巴西JBS集团签约,达成牛肉进出口贸易额50亿元,进一步畅通郑州市场“买全球、卖全球”上行通道。培育了万邦农产品、百荣世贸商城全国白酒“郑州价格”以及陈砦花卉等特色品牌,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消费信心。
强力助推市场发展
为进一步稳经济促市场发展,我们紧盯市场营商环境,聚焦拼经济促发展任务,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郑州分行及市场投资方举办3次“金融助商惠企进市场”活动,成功签订“郑菜直供”项目、“金融活水进市场”等战略协议;以金融红利助力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打通金融服务市场的“最后一米”,精准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为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提供金融支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精准落地活动,为市场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7000余万元。
近年来,直播经济挑战着商贸市场的经营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成为趋势。我们积极优化服务指导,大胆尝试探索,致力于打造商贸市场产业新生态。目前,大观国贸中部直播基地已入驻直播商家、达人主播、优质供应链厂商、服务机构200余家,关联服装产业商家数千家,形成了“直播带货+供应链中心+培训孵化+品牌培育”的新型电商产业链。
小店虽小,却关系着普通百姓的家常生活。为加快实体经济复苏,推出“小店计划”,通过解决融资难降低经营成本、支持小店线上数字化转型、开展特色小店试点示范等措施,助力“小店经济”繁荣发展。
持续完善郑州市商品交易市场智慧监管三级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入市级智慧化市场监管平台及“雪亮工程”总平台市场37家,联网视频监控数量657个,视频监控建设数量1240个,进一步提升郑州市场现代化治理水平。
“市场行、经济兴”。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市场300多家,“东万邦、西广武”两个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8个二级农产品配送中心,140余家标准化农贸市场丰盈市民的“菜篮子”。另有花卉、机电、汽车、家具、建材等各类专业市场159家。全市主营收入规模以上批发市场共45家,其中主营收入亿元以上的市场有8家,2023年全市商品交易额突破6500亿元。“五化”农贸市场“郑州模式”文明创建工作被中央文明办作为学习经验向全国推广。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交易量全国第一,交易额全国第二;百荣世贸商城白酒销量全国第一,零售定价在郑州,形成全国白酒销售风向标的“郑州价格”;陈砦花卉市场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花卉市场;中原四季冷链物流市场为中西部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全市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凸显,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市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