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校际交流,推动教学教研工作更深入地开展,5月13日,来自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郑州市101中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郑州市第九中学、郑州中学、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郑州市第十九中学、郑州第十六中学、郑州市郑开学校等十余所学校高一地理备课组联合教研活动,在郑州市郑开学校举办,郑州市郑开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韦林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郑州市郑开学校地理组孟科岐老师,针对本次高一期中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期中地理试题的命制注重考察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分布,注重考察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对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考察普遍且要求高,综合题侧重地理表达与交流能力,这启示在教学中回归课本,根植必备知识;立足学科逻辑,总结不同学科知识、能力的教学策略;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情境教学。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马可老师,以高一年级寒假特色作业设计为案例,进行作业建设经验交流,特色作业建设活动顺应新课程标准、地理实践力培养、新高考变化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为目标,形式丰富多样,如制作地理小模型、进行一次旅游活动以“我是河南文旅推荐官,我为XX代言”为题完成游学笔记。
郑州市101中学的教师代表刘倩老师,以多元作业巧设计为切入,基于 “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加强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如在教学中设计背诵清单。同时作业布置方式多样化,拓宽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布置拓展性作业,如观看记录片分享收获,假期旅行书写河南景观推介词、手绘结构图或制作地理模型、利用身边资源布置调查性作业。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的教师代表尹莉老师,基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享课时、教学进度、作业等方面的困惑和经验,要注重考教衔接、尖子生的培养,植根必备知识、落实基础知识,聚焦关键能力、培养落实素养教育。
郑州市第九中学的教师代表赵云倩老师,以必修2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为案例,分享实际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经验,作业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以及学习目标,材料选取需关注生活和热点,培养地理视角和学科核心素养实践,应用类题目问题设置应重视可操作性,加强对过程性材料的收集。
郑州中学的教师代表孙海洋老师,以“熙攘为春来,聚力揽星河”为主题分享了作业建设具体实施办法,包括选取、布置、批改、评价、反馈多个步骤,设计高效有序,每一位老师都高度参与,集思广益。同时强调课后辅导的重要性,针对于学生的作业反馈,面谈指出问题并给出措施。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夏之聪老师,针对此次期中考试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从作业建设、辅导课、期中分析三个角度研讨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做法及成效,并提出改进措施,要精选练习,训练答题规范度,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师代表王超老师,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分享了在不同阶段地理学习的差异,作业设计时需遵循的原则,提出作业建设要注意差异化,给出了具体落实标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作业分享了具体实例。最后,强调需要通过评价表来反馈学生表现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郑州第十六中学的教师代表王月新老师,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从作业建设背景、理念、展示三部分进行分享作业建设经验,选取学校劳动基地为案例,设计预习作业、课时作业、巩固作业、兴趣作业,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
最后,郑州市郑开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韦林对参会老师们的精彩发言进行总结,分科后学生学情发生变化,作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作业建设,要重视基础作业,如教学资料、限时练、月考、联考,同时要展现学科特色,设计特色作业,如地理阅读、地理实践作业,运用校园资源,观察身边地理,也要走出校园,在科技馆、地质博物馆、湿地公园中进行实践学习。地理作业无处不在,处处皆是地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