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今年已排查重大安全隐患5028处 责任倒查追责问责231人)
人民网郑州11月28日电(记者尚明桢)全省共发现重大问题隐患5028处,责任倒查追责问责231人;省市县乡储备防汛抗旱物资22.65亿元,同比增加100%以上……近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应急管理救援领域发展建设成效。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起数减少117起,下降10%,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有效应对17次全省大范围降雨过程,扎实做好5号台风‘杜苏芮’防范应对,全省未发生因灾死亡事件,守住了不发生群死群伤灾害事故标准。”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常万琦说。
如何扎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常万琦介绍,2023年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期间,河南按照“边排查边整改、以排查促整改、以整改促安全”原则,建立了信息通报、定期会商、联合抽查、重大隐患督办、问题线索移交、案件查办等6项联动工作机制,移交6批次突出问题情况。全省共检查企业61.62万家,发现重大问题隐患5028处,已完成整改4858处,移送司法机关329人,责任倒查追责问责231人。
建立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短临警示“叫应”机制。完善“1+15+N”省级防汛预案体系,市县两级修订各类防汛预案3324个;落实全省防汛抗旱和重点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481人,督促市、县落实工程管理单位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行政责任人15795人;省市县乡储备防汛抗旱物资22.65亿元,同比增加100%以上,注册登记规模以上防汛专业抢险队伍756支、4.87万人;落实“123”“321”防汛应急工作机制,强化雨情汛情预警预报、研判会商,建立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短临警示“叫应”机制,加强紧急情况下应急避险、应急抢险,成功应对包括台风“杜苏芮”在内的17次大规模降雨过程。
森林防火方面,河南加强林区野外火源管理,高火险期在入山口设立防火检查站823个,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全省累计派出检查组数1705个,出动人员2万余人次,整改火灾隐患3429处,确保了高火险时段和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关键节点安全稳定。2022-2023年度防火紧要期,全省发生森林火灾24起,受害森林面积72.72公顷,与前10年同期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84.5%、38.2%。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如何让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机制更灵敏,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河南建立了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资源基础数据库,形成了省级5大类、17种自然灾害单灾种危险性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区划成果,普查成果已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中铁路港铁路专用线等30多个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相关灾害风险数据支撑。加快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成立河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工作,中央及省市县共发放冬春救助资金5.24亿元,省市县共发放救灾物资14.55万件(套),有力保障了381.6万名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做好受灾群众救助,下达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共计4226万元,全力保障应急期、过渡期、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各阶段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立足防大险、救大灾,做好救灾物资储备保障工作,省级投入资金236.66万元,采购300顶12㎡单帐篷和12167床棉被补充入库,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基本满足启动救助三级应急响应的需求。
支持和指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社会救援队伍规范有序发展,共组建并命名108支省级矿山、危化、水域救援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在南阳打造水上救援基地,填补河南省水上救援领域空白,全省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达到5.6万支、101万人。按照分级组织、行业牵头的原则,开展了防汛、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矿山事故等应急救援比武练兵活动790余场次,队伍参与人数5.4万余人次。突出“战练一致、案练一体”,通过加强事故灾害演练磨合机制、检验预案、锻炼队伍,今年举办2023年度森林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使命—2023河南省防汛综合应急演练、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透水事故应急演练、2023年全省抗震救灾综合演练、2023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等多场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应急救援综合演练,2023年全省组织各类演练7.8万余次、参演685.9万余人次。
此外,为解决矿山规模小、管理水平差、开采效率低这一问题,河南将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升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监管、智能化预警能力,推进智能化换人、机械化减人。截至目前,全省5座露天矿山已基本实现作业无人化,10家露天矿山已基本实现铲装作业远程控制、建成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完成211个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完成1928个岗位无人化替代。加快安全生产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成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二期和尾矿库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建设,全省在生产的248座尾矿库和323家危化企业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完成129家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五类高危工艺的重点企业全过程自动化改造提升。启动电气焊数字化监管工作,选定26个县级试点,建设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监管平台,通过电气焊设备赋码加“芯”、使用者扫码认证开机、作业环境异常自动熔断等方式,实现“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从根本上破解违规作业、无证上岗等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