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十一”小长假马上开始,为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深入推进全县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全面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工业信息化科技局、县体育发展中心联合向家长朋友发出如下提示:
一、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孩子的学业成长,关键是专注课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请家长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不盲从,不跟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宜的培训课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慎重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当前虞城县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且停止审批,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开展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包括以“教育咨询”“家庭教育”“一对一、一对多私教”“托管班”“衔接班”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培训,切勿参加,以免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虞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进行归口管理: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县体育发展中心负责体育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县工业信息化科技局负责科技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加非学科类培训,一定要选择合法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即《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审核同意书》《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为方便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三、签订校外培训服务合同。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时,一定要签订正规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详细规定违约责任。签订合同时要警惕各种“优惠陷阱”,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认真查看其收费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是否在办学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
四、慎重支付校外培训费用。您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以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注意缴费安全,要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到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五、熟知正当维护权益手段。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协调解决;或者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虞城县教育体育局(违规举办学科类培训)投诉电话:0370-3062988
虞城县体育发展中心(体育类)投诉电话:0370-4192128
虞城县文广旅局(文化艺术类)投诉电话:0370-4112149
虞城县工信科技局(科技类)投诉电话:0370-4127396
虞城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