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漯河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
网易河南7月24日报道(杨昆龙 通讯员 冀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应急管理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全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筑牢安全生产坚实基础,漯河市应急管理局制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
一、行政许可事前主动服务。提前4个月对许可证即将到期的企业发放《许可证到期预先提醒告知书》,主动服务企业延期换证工作。对建设项目“三同时”做好“伴随指导”“专班服务”,实时了解项目信息,跟踪掌握项目进展,聘请专家排查治理问题隐患,压缩行政审批时间。
二、政务服务持续提质增效。坚持“五减一优”工作,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坚持“一窗受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推动电子证照使用,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一并发放。拓展“政务服务共享清单”,切实减少申请材料。
三、中介服务活动规范透明。鼓励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进“超市”,引导企业自主、自愿选择中介服务,杜绝向企业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活动的监管,不定时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检查,督促中介机构公布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四、持续推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持续推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持续减免漯河籍特种作业人员考试费用,做到人人持证,安全河南。
五、执法检查提前公示告知。采用“先告知、先普法、后执法”的模式,提前召开执法检查告知会,告知执法检查事项,让企业看得懂,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违了什么法、怎么不违法”。宣讲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清单,通报安全生产典型案例,提升安全意识,树牢安全理念,推动企业主动整改隐患,规避违法风险。
六、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并及时整改的不予处罚、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持续开展预警提示、行政指导、服务型执法,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动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七、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检查效果。坚持“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检查频次。持续推进“执法+专家”“执法+服务”“执法+指导”执法模式,指导企业主动开展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格规范执法结果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八、落实信用约束举报奖励机制。积极实行承诺告知制度,落实分类分级监管,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强化信用约束机制,主动引导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加快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九、健全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对企业提供全天候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强化载体创新,建立政企沟通的“便捷直通车”;强化机制创新,高效解决企业的“费心劳神事”,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