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求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全要素提高师资素质水平,为此人力资源部于2022年12月23日-25日,组织全校授课教师(含外聘教师)进行能力素质提升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培训模式,围绕师风师德建设、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思政加强、科研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等5个模块,邀请知名专家,安排了5场讲座,共有286名教师参加了能力素质提升专项培训,并完成专项考核。
参培期间教师们能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完成考核。参培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贴合实际,有政策讲解,有案例纪实,有方法感悟,通过培训学到了想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本次培训受到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获得了圆满成功。
01
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王晓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通过刘安娜教授的讲授和师德师风学习,我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坚持上好每一节课,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练就示范引领、塑造心灵的本领,对学生做到“尊重、理解、欣赏”,以身作则,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良师的形象。要锻造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严爱结合,严而有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强师风、铸师魂,做好“教书匠”,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02
电气工程学院外聘教师刘国辉
通过学习2021年河南省最美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刘安娜老师)主讲的“做新时代的好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刘安娜老师是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师德标兵,她以清晰明了的逻辑——“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向大家讲述了如何做一名“新时代好教师”。常言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教师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承担者,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明白为人师表的含义,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只有真正做到知德合一,才能真正可以去育人。刘老师强调,我们在为教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为人的尊严、理解独特的行为、欣赏细微的闪光”,真正做到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03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张露
陶艳老师关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授使我耳目一新,受到很大启发。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起到了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教师要始终“以德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授课过程中,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无形中感知到思政教育的温度,使学生情感与思想自然升温、“水到渠成”。
04
电力工程学院教师许多
潘超君教授从参赛者、评审者、指导者不同的视角,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从教学能力比赛的背景、实施方案、评价指标等方面对教学能力大赛方案做了深入细致地剖析;对教学能力比赛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标准的制定、比赛教案的设计、课堂视频的实录、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解读。
通过讲座,我们深入探究职业教育政策走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的课程改革要求,更加透彻地理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革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立足标准、钻研教材、设计课程,力求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精益求精。在教学内容上,将课程教学融入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依托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来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运用VR、AR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入贯彻“知识、技能、思政”三线并行的教学理念,不断去思考和探索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革命。
05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优秀专家李玉娜
聆听了赵光金博士从他的教育及工作经历、取得业绩及荣誉、研究领域及成果和对科研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绝对是一次无比绝伦的科研盛宴。赵博士的授课让我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重新拾起了自信的光芒和创新的火花;让我懂得了科研工作一定是建立在兴趣之上,不断地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扎实调研,同时还要做到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探索、勤于总结记录等。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多向优秀的科研人员学习,努力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的时间,积极参与科研,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脚踏实地做好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永攀高峰!
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王瑾
12月24日下午,刘慧瀛教授“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的线上讲座让我受益良多。刘教授以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和简单的干预手段。回想平日工作,辅导员和心理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有时也会让我也陷入法理与人情的两难境地,刘教授秉持一颗为学生成长护航的真心,坚守伦理和法律底线,化危为机的做法也给了我新的启示和方向。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在预防,生命第一的原则更应时刻铭记在心,相信吾心至真,从细微处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定能护航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