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有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是无止境的终身习惯,就像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古以来,包括荀子、庄子在内的先贤和近现代智者以及当代精英,无不把学习作为修身养性、进德修业、“藏器于身”、施展拳脚的“利器”和“法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学习三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笔者以为,学习除了“三境界”,还有“三层次”,每一层次代表了学习的特定阶段和达到的程度。
第一层,知识之获取。获取知识是学习最基本的功效和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最容易到达的层次。这个动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另一种是复杂的。就前者而言,兴趣爱好、漫无目的、寻求精神慰藉等,乃学习之单纯动机表现,笔者称之为非功利性知识学习;就后者而论,图虚名、强功用、谋发财等,乃学习之复杂动机表现,笔者称之为功利性知识学习。无论是哪种动机之驱使,知识皆能被学习者“轻易”地俘获,她(指知识)是被劫掠还是邀请,看是否得到了她的芳心,笔者称之为知识的“自洽”,即是否拥有接纳知识的心灵土壤,从而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有所助益。
第二层,心灵之洗涤。任何的知识,就它本身来说,是静止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融入到心灵世界,产生“化学”反应,才能“活”起来,脱离其原始状态,上升到“道”的境界。这个层次,强调了知识学习的转化能力和自我境界之提升。在知识学习的转化上,关键在“化”字,古人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突出了知识在运用上的转化;“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突出了知识在义理上的转化;“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突出了知识在格局上的转化;在自我境界之提升上,有了前者的“化功大法”,便可将知识融会贯通,洗涤心灵,启发心智,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深厚底蕴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广阔视野。
第三层,实践之升华。这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层是知识之“强基”,第二层是自我之“固本”,都是为第三层实践之升华做准备。用哲学语言来说,前两层是“内圣”,第三层是“外王”,最终要达到“道”和“德”的境界。《道德经》预示着我们,前两层的强基和固本是修“道”的过程,是通向“天人合一”的必经阶段;而实践是“行道”,学的与做的吻合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人修道的高度,而做的与客观实际吻合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人修“德”的深度。正所谓“知行合一”,“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也就掌握了人生的三个境界,在学习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成长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实践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学习三层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吾辈毕生孜孜不倦的神圣追求。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 孙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