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南 > 正文

截至8月5日郑州市最新出行政策汇总!

0
分享至

8月4日0时-8月4日24时,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接通呼入电话总量共6813件次,市民主要咨询内容有:来郑、离郑、中转疫情防控政策,河南省健康码变色如何申诉解码,郑州市场景码扫码黄色或红色如何解码,郑州疫情及核酸检测等问题。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当前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若有从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返回,发现返程途中与阳性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或健康码出现红码或者黄码等情况,请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备,接受管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政策内容由

河南省(郑州市)

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

(截至2022年8月5日上午9时)

01

入(返)郑人员

(一)入境人员:

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高、中、低风险区入(返)郑人员:

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郑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郑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郑人员,落实三天两检。

(三)没有明确高、中、低风险区,但7天内社会面有感染病例的小区(村屯)街道(乡镇)县(市、区)来(返)郑人员:

分别参照高中低风险区人员排查和管理。

(四)七日内本土感染者数量较多,当地进行临时管控或开展多轮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的:

参照当地临时管控或核酸筛查范围,研判具体疫情防控措施。

(五)澳门参照境外返郑人员:

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六)市外入郑人员:

须提前通过“豫事办”APP或“郑好办”APP进行报备,抵郑时须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郑后须在24小时内,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

入郑扫码填写来源地等信息时,请如实填写。虚假填报、故意隐瞒信息,造成疫情传播、危害公共安全的人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七)在郑州机场、郑州东站、郑州火车站、郑州航空港站、郑州西站等交通场站,对来(返)郑人员:

全部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异常按相关流程处置。健康码绿码但未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须在交通场站临时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一次,无需等待结果,抵达在郑居住地。

(八)在郑州高速入郑口,设立交通服务站,对来(返)郑人员:

全部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异常按相关流程处置。健康码绿码但未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须在服务站临时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一次,无需等待结果,抵达在郑居住地。

(九)郑州市域外来(返)郑人员:

须在抵郑后24小时内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

(十)7天内有低风险区(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区的其他地区)旅居史的健康码“黄码”人员:

应主动报告居住地所在社区(村),配合落实“三天两检”等相关措施。“黄码”人员可以正常入郑,不得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点对点”出行;可正常入住宾馆、酒店;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机构不得拒绝为“黄码”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信息来源——郑州市于8月4日12时前报送国务院客户端-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来(返)郑人员政策的通告(2022年120号)

02

离开郑州市

低风险地区人员离郑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非必要不前往7日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地市,外出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关注目的地、途经地疫情动态 。

以上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温馨提醒

具体政策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动态调整,出行前请提前了解出发地、中转地(交通枢纽)、目的地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坚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3

郑州市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

一、中风险区(1个):

二七区金水源街道办事处南岗刘村南岗刘小区。

二、低风险区:

二七区除中风险区以外的区域。

信息来源——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疫情风险区域范围的通告(2022年130号)

04

郑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调整

自7月15日零时起,郑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全市辖区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郑人员每48小时应自觉完成一次核酸采样(隔天检测1次)。

二、7日内有新发病例的区县(市)、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按规定频次执行。

三、市外非疫情重点地区来(返)郑人员应提供抵郑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进一步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工作,严格执行扫码必验,验码必严。规定时间内未取得核酸采样或检测证明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信息来源——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告(2022年121号)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8家A股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报,19家预计净利润增长

28家A股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报,19家预计净利润增长

澎湃新闻
2025-07-01 07:10:06
泰21岁女模特全裸陈尸曼谷酒店

泰21岁女模特全裸陈尸曼谷酒店

封面新闻
2025-07-01 12:50:27
25-42!这就是勇士和森林狼的区别,是否追求艾顿已有答案

25-42!这就是勇士和森林狼的区别,是否追求艾顿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5-07-01 10:33:50
吴孟达去世才4年,他私下那点不堪,全让50年老友王晶抖落出来了

吴孟达去世才4年,他私下那点不堪,全让50年老友王晶抖落出来了

火鱼观点
2025-06-28 04:05:03
71岁潘虹近况曝光:没有豪宅没有应酬,只有佛经和兰花陪着她老去

71岁潘虹近况曝光:没有豪宅没有应酬,只有佛经和兰花陪着她老去

科学发掘
2025-06-30 16:19:17
当年只看热闹的《星河战队》,28年后再看,终于看出门道了

当年只看热闹的《星河战队》,28年后再看,终于看出门道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6-30 14:42:18
华谊“衰亡”后,那群掌控内娱30年的大院子弟们,为何只剩姜文?

华谊“衰亡”后,那群掌控内娱30年的大院子弟们,为何只剩姜文?

顾史
2025-05-07 19:23:13
直到看到彭于晏的下场,才明白为何姚笛难复出,资本圈杀人不见血

直到看到彭于晏的下场,才明白为何姚笛难复出,资本圈杀人不见血

诗啊诗啊是生活
2025-02-23 15:01:20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老谢谈史
2025-06-06 09:31:12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得掉“柏克定律”

尚曦读史
2025-05-20 20:55:02
6000人让她下台,佩通坦搬出泰王来撑腰,不听中国劝的洪森要栽了

6000人让她下台,佩通坦搬出泰王来撑腰,不听中国劝的洪森要栽了

知鉴明史
2025-06-30 16:48:30
深度科普:人类数学史上发生过三次危机,最后一个仍旧没解决!

深度科普:人类数学史上发生过三次危机,最后一个仍旧没解决!

宇宙时空
2025-06-30 14:13:18
坐邮轮环绕非洲大陆有感:文明的尺度不仅写在GDP上

坐邮轮环绕非洲大陆有感:文明的尺度不仅写在GDP上

冰川思想库
2025-05-24 10:57:52
汪峰大女儿回国!与妹妹醒醒和爸爸逛街,扶汪峰肩膀走路父女情深

汪峰大女儿回国!与妹妹醒醒和爸爸逛街,扶汪峰肩膀走路父女情深

大笑江湖史
2025-07-01 15:58:42
一库里南成都当街自燃,曝是美女网红7000块租来装逼的,警车现场看呆撞上防护栏

一库里南成都当街自燃,曝是美女网红7000块租来装逼的,警车现场看呆撞上防护栏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6-30 15:03:24
天涯论坛因为什么原因关闭的?网友:高人太多,泄露的天机过多

天涯论坛因为什么原因关闭的?网友:高人太多,泄露的天机过多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6-18 13:28:38
“没苦硬吃”的爸妈,看网友吐槽父母的这些行为,真的窒息

“没苦硬吃”的爸妈,看网友吐槽父母的这些行为,真的窒息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7-01 10:26:19
A股缩量成交14660亿,突破3450点,明天会怎么走?

A股缩量成交14660亿,突破3450点,明天会怎么走?

一担金
2025-07-01 15:12:04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校长侃财
2025-02-17 10:38:39
佩通坦一声令下,泰国防长突然换将,洪森定调叛国,红衫军选边站

佩通坦一声令下,泰国防长突然换将,洪森定调叛国,红衫军选边站

回京历史梦
2025-07-01 10:02:58
2025-07-01 16:51:00

头条要闻

美军前司令抱怨主力预警机"严重过时":它看不见歼-20

头条要闻

美军前司令抱怨主力预警机"严重过时":它看不见歼-20

财经要闻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体育要闻

创造历史!世俱杯首次亚洲球队战胜欧洲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女生胸部最标准的5个形状(男生禁入!)

教育要闻

利用旋转构造,证明∠APB = 150°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