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南 > 正文

聚焦2022年两会!新征程传递哪些发展新信号?

0
分享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
今年,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跨入第五个年头,他们将关注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中国发展信号,诸多看点值得期待。

看点一

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大盘,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

两会上将如何设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备受关注。张立群说,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经济增长率,以及内外环境、经济增长潜力等条件,积极、稳妥设定今年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目标,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近期,从需求到供给,外贸、工业经济、服务业等方面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密集推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地“新基建”、民生、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两会,稳定经济大盘还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如何支持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地方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能源保供力度,以及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等,都将受到代表委员热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看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对”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能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看点二

重要领域怎样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在诸多重要领域,今年工作如何谋划部署,改革怎样持续推进,是代表委员的重要关注点。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2月22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两条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针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部分脱贫群众收入不高的问题,加强动态精准监测、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加大金融保障服务。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年1月,国家出台促进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呼吁扩大绿色和低碳产品的供应和消费。在此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双碳”、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多地政府的工作重头戏,新能源布局更是纷纷入列目标清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将成为代表委员重要关注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刘学良说,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看点三

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

稳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全国就业人群总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针对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落实2亿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等等,公众期待代表委员带来更多、更具体的意见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说,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压力,要继续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保护好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
住房关乎千家万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艰巨。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如何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此外,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关切,也将受到广泛关注。

看点四

疫情防控怎样更精准?

近期,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我国十几个省份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如何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是社会关注焦点。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日前指出,要抓住聚集性疫情处置早期关键“窗口期”,坚决果断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截至3月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3559.8万剂次。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疫苗接种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
“精准”成为疫情防控关键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各地更要精准防控、精准救治、精准保障。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筛查效率、精准防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救治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弹性和韧性,均有待代表委员提出真知灼见。

看点五

地方组织法怎么修?

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于1979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改地方组织法是继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之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回应了当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组织和工作制度。比如,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予以细化,进一步规范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名称,明确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等基本原则,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人大和基层政府的职权较为单一、基层人大常委会的作用不清晰等问题,需要法律予以规范明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表示。
此外,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关规定。

看点六

外部环境如何应对?

全球疫情创伤尚未治愈,国际经济亟待复苏,气候变化挑战严峻,然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横行,乌克兰局势复杂多变,世界形势激烈动荡。中国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瞩目。
2022年,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治理的多边议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等相关会议。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国外交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今年还是中国同多个国家建交的“逢十”周年,是中国深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节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将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阮宗泽表示,积极服务国内开放发展,将是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推动实现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
此外,如何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筑全球免疫防线,也需要代表委员群策群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没想到!特朗普对华开出条件,或将成为首个举白旗的国家

没想到!特朗普对华开出条件,或将成为首个举白旗的国家

巨量解读
2025-04-18 17:14:21
40艘货轮即将抵达中国,外媒嗅出不对

40艘货轮即将抵达中国,外媒嗅出不对

木晓普照
2025-04-19 16:53:28
英媒:如果曼联获得欧冠资格,阿莫林将要求俱乐部加速追求迪柏林

英媒:如果曼联获得欧冠资格,阿莫林将要求俱乐部加速追求迪柏林

雷速体育
2025-04-19 09:18:39
湾湾两名主播火力全开,爆料首次一致,S家原来已到了这一境地!

湾湾两名主播火力全开,爆料首次一致,S家原来已到了这一境地!

郑丁嘉话
2025-04-18 11:18:01
G3北京105-102北控,赛后迎来三个好消息,3将证明价值并主导胜局

G3北京105-102北控,赛后迎来三个好消息,3将证明价值并主导胜局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4-20 01:25:05
52岁局长刑拘,32岁女子报警,疑似细节:被连灌12杯茅台!

52岁局长刑拘,32岁女子报警,疑似细节:被连灌12杯茅台!

老猫观点
2025-04-19 20:06:30
为何让欧美发愁的穆斯林问题,中国却不在意?中国人有项特别能力

为何让欧美发愁的穆斯林问题,中国却不在意?中国人有项特别能力

爱下厨的阿酾
2025-04-19 02:56:00
人的第六感能准到什么程度?网友:梦到死人未死,第二天铁定倒霉

人的第六感能准到什么程度?网友:梦到死人未死,第二天铁定倒霉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18 01:15:03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新兴网评
2024-12-11 21:02:46
川普终于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整个美国都松了口气

川普终于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整个美国都松了口气

扬子的故事屋
2025-04-19 12:53:36
7轮0出场!28岁准国脚锋霸怀才不遇惨遭徐正源弃用,沦为中超摆设

7轮0出场!28岁准国脚锋霸怀才不遇惨遭徐正源弃用,沦为中超摆设

零度眼看球
2025-04-19 09:33:51
法拍观察|直降8900多万元!启东一网红海滨酒店房产被变卖

法拍观察|直降8900多万元!启东一网红海滨酒店房产被变卖

扬子晚报
2025-04-18 20:40:28
江西一地产开发商被控向亲兄长行贿近1200万元

江西一地产开发商被控向亲兄长行贿近1200万元

大风新闻
2025-04-19 20:54:26
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财联社
2025-04-18 21:04:06
农村大妈嫁给大学教授,新婚夜教授脱下西装后,大妈倒吸一口凉气

农村大妈嫁给大学教授,新婚夜教授脱下西装后,大妈倒吸一口凉气

一刀故事
2025-04-14 09:44:34
特朗普紧急签总统令,对华下新招

特朗普紧急签总统令,对华下新招

创战纪
2025-04-18 20:39:54
比开药店还暴利的3个冷门生意,年入25-40万,适合闷声发财

比开药店还暴利的3个冷门生意,年入25-40万,适合闷声发财

李舟
2025-04-03 18:36:47
电影学院23岁女大学生失联已近1个月!凌晨离开住所、穿红裙未穿鞋…最新消息传来

电影学院23岁女大学生失联已近1个月!凌晨离开住所、穿红裙未穿鞋…最新消息传来

大风新闻
2025-04-18 16:19:07
哈登入选3阵!美媒票选15人最佳阵容:老詹库里2阵米切尔无缘一阵

哈登入选3阵!美媒票选15人最佳阵容:老詹库里2阵米切尔无缘一阵

锅子篮球
2025-04-19 15:27:26
为什么杨采钰长得这么好看却不火?原因很简单!她没有观众缘!

为什么杨采钰长得这么好看却不火?原因很简单!她没有观众缘!

知秋图影
2025-04-19 06:43:43
2025-04-20 06:31:00

头条要闻

"女子被前男友泼汽油烧伤案"将二审 受害者:希望重判

头条要闻

"女子被前男友泼汽油烧伤案"将二审 受害者:希望重判

财经要闻

“逃离”美元资产

体育要闻

一笔“水货”交易,成了快船争冠助推器?

娱乐要闻

林更新被质疑利用她 女方早否认了

科技要闻

机器人半马:摇摇晃晃21公里,跌倒也燃!

汽车要闻

冰箱彩电+AI大沙发 东风日产N7硬刚新势力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来一杯不知火舞特调吧!广州春日觅饮活动即将开启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七仙女都爱的山水,双峰米酒一口上头

数码要闻

一季度电视销量强势反弹!Mini LED立功,国补发威了?

房产要闻

官方下场,海南楼市炸裂!这家央企,热度拉爆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