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郾城区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成果巡展|亮化美化大“整容”老旧小区“靓”起来)
网易漯河1月14日报道(周惠杰 王中山 通讯员 张星 潘研君)休闲长椅、健身器材、洁白的外墙。漯河市农科院家属院小区里里外外干净整洁,崭新的柏油马路宽阔笔直,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今年改造后,沥青路铺到了俺家门口,裸露的红砖墙粉刷一新,路灯、监控样样齐全,住着更安心,出行更便捷,给政府点赞!”老住户王阿姨开心地说道。
(市农科院家属院改造前后对比图 供图人:徐宁)
农科院家属院位于郾城区黄河路南侧,共有业主274户,由于建造年代较久,相关配套设施破损、线路老化、墙面脱落、地面坑洼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2021年该区投资425万元历时三个月,对该小区路面、排水、消防设施、停车场、楼房墙面、管线、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如今,走在小区里,三三两两的小朋友在新建的健身场地玩耍,寒冬挡不住暖意,阵阵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房子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不仅是老旧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心病”。为此,郾城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近几年来的民生实事事项之一。共摸排出符合改造条件小区261个、409万平方米,涉及1364栋楼、10.2万名居民,分步骤、有计划的纳入改造。
(海河小区改造前后对比图 供图人:郭妍妍)
成立专班,凝聚合力。郾城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区长任副指挥长的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相关镇办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摸清小区底数、设施环境、群众改造意愿等关键问题,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登记造册,并采取征求意见、社区申请、镇办申报、政府把关的方式,筛选改造对象。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该区通过街道、社区两级工作人员走访入户,下发调查问卷,广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收集居民意见,对基础设施差、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优先实施改造。组织住建局、街道办及设计方工作人员进入小区深入摸排,全面考察,量身定制改造规划。同时,该区还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对改造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保障资金,群众监督。在区财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财补资金,2019至2020年共申请中央财补资金926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1460万元。此外,建立了由镇办、社区、小区业委会以及住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组建的定期会商机制,居民全过程监督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改造过程公开透明、依法依规。
跟进管理,长效保持。“一手抓工程改造、一手抓社区治理”,该区通过开展党员“双报到”,党员联系群众,实现小区事事有人管、群众呼声有回应。加强网格化管理,由社区选派楼长、路长,提高标准精细化管控。规范物业管理,因地制宜引入物业公司,促进小区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
2019年至今,该区总投资1.98亿元,共改造老旧小区260个,惠及居民3.1万户,打造了海河小区、黄山小区、市农科院家属院等多个示范小区。2021年11月底,郾城区承办的省定民生实事之一“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提前完工,一批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焕发新风采,老楼老房老邻里、新颜新貌新环境,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