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小小的委员工作室,架起了党委、政府、群众之间的“联心桥”,为委员们参政建言、助力发展拓展了履职渠道,也让委员们有了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的新平台。近年来,漯河市政协通过打造委员工作室,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倾听民声,为发展建言献策,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政协工作干出了特色,干出了亮点。
走进马开收政协委员工作室,看看这间工作室是如何立足教育,助力教学的。
在位于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的马开收政协委员工作室里,大家正在进行学习交流,深入探讨。作为委员工作室的负责人,马开收除了抓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定期召集工作室的成员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委员之间的思想交融;大家紧扣教育界别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认真收集整理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界别团体提案。
2020年6月,马开收委员工作室设立,他以“一年抓规范,两年创特色,三年树品牌”为奋斗目标,带领漯河二中全校师生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以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马开收还与工作室的委员商议,共同聘请市内和周边学校的教育专家来听课和授课,传授经验,提高水平。
在日常调研中,马开收发现学校附近老式民居较多,大家缺少一个锻炼和活动的场所,经过认真开会研究,决定投入资金,把位于漯河二中校外的操场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便民的文化休闲设施,并与今年五一正式对外开放。
一年多来,马开收委员工作室立足教育界别,通过开展“四五六”工作机制,真正把委员工作室建成“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舞台”。